卫生部长陈竺在今年1月7日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表示,新版基药目录从上一版的307种药物扩容到500多种,而且已经通过了评审,但其正式发布时间暂时未定。
除了数目的增多之外,陈竺还表示,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发布后,各地要规定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求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二级医药基本药物使用量和销售额都应达到40%~50%,其中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的二级医院应达到50%左右;三级医院基本药物销售额要达到25%~30%。
另据业内人士称,2013版的基药目录的各省增补目录或将被取消,这对国内很多企业来讲,能否进入到基药目录显得极为重要,甚至关乎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为对于很多没有独家品种的普药企业来说,进不进得了新版基药目录,实际上就意味着未来能否进得了二三级医院,直接关系到生存问题。而且此前有各省的增补目录时,企业人士曾对媒体表示,平常在各省做市场的时候,其实更加关心各省的增补目录,“增补目录的存在,使得大家的日子能稍微好过一点”。
其中的实质则正如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所说的那样,企业非独家品种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品牌等方面没有任何优势,只能在价格战中拼杀,可谓是生存艰难。但如果连进都进不去,那就不仅仅是生存艰难的问题,而是是否能生存下去的问题了。
而对于有独家品种药企来说,其品种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后,该独家产品的价格有保证,企业生产积极性很高,因此愿意进入目录。即使不进基本药物目录,据39健康网在广州药交会上采访的药企高层透露,其独家药物并未列入之前的基药目录,也未进入各省的增补目录中,但是基药实施的这些年,其销量还是稳定增长,而且价格并没有降得太厉害,还能保证一个比较好的利润率,对于新版基药目录,他们也为此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更多的资源还是放在渠道的扩充以及该药的后续研发上。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