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动态 > 正文

十一部委合力 数亿资金加大投入民族医药

www.39.net  2007-12-24    
目前藏、蒙、维、傣四种民族医已经开展了医师资格考试,全国民族医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总数为5418人。在民族药产业方面,全国有民族药企业156家,品种906个,涵盖了7个民族,形成了一批知名的民族药生产企业。

  注册审批把握两原则

  作为完善发展民族医药事业的一项政策措施,《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扶持民族药医疗机构制剂的开发与使用。明确了对经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民族药医疗机构制剂,经批准可以委托本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配制;符合《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减免申报项目条件的民族药医疗机构制剂,可免报相关研究资料。对于民族药医疗机构制剂的审批,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根据《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符合《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医疗机构制剂调剂使用有关规定的民族药医疗机构制剂,经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在被辖区内制定的民族医医疗机构和综合医院民族科之间调剂使用。

  从药品监督管理的角度,如何把握民族药的特色,体现民族药的优势,发挥民族药的作用,使之更好地为全国各族人民服务?在12月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SFDA副局长吴浈进一步谈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药品注册审批中体现民族药特点、鼓励民族药研发的思路和措施。

  吴浈表示,在民族药的注册审批中要把握两条原则:一是统一性,二是特殊性。统一性是指批准任何一个药品的基本要求都是安全有效,民族药和化学药、中药、生物药一样,安全有效是基本出发点、根本落脚点。因此,民族药也必须按照《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审批。第二,把握和体现它的特殊性。民族药体现了一种传统文化、一种传统理论,要在民族医理论指导下使用,有比较鲜明的民族区域性。我们在审批过程中要做到遵循民族医药的规律,体现民族医药的特色,发挥民族医药的优势,促进民族医药的发展。要做到这些,最好的办法是由民族医药专家来审评民族药。吴浈介绍说,SFDA药品审评机构的新药审评专家库里有一批民族药专家,在中国药典委员会中有专门的民族药专业委员会,这些专家在药品审评审批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透过《指导意见》,11个部委合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民族医药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

  民族医药概况

  民族医药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相对低廉的服务价格,因而,“发展民族医药事业,有利于更好地解决日益增多的医源性、药源性疾病和难以解决的新的医学问题,减轻医疗费用负担。”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高度评价发展民族医药的重要意义。据其介绍,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民族医院的人均诊疗费用大约相当于中医医院的1/2,综合医院的1/3。

  截至2006年底,全国在藏、蒙、维、傣、壮、朝、苗、瑶、回、彝、土家、布依、侗、哈萨克、羌共15个民族设有本民族医药的医院,共有196所医院,床位7856张,2006年总诊疗人次为464万人次,出院人数12万余人。在民族地区,大多数中医药、乡镇卫生院和部分综合医院设立了民族医科,涵盖了18种民族医。民族地区绝大多数的村卫生室和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都能够提供民族医药服务。

  目前全国共有14所教育机构开展了藏、蒙、维、傣、朝、壮、苗等民族医药专业和中医专业民族医药教育,在校生约1.7万人。藏医、蒙医均开展了博士、硕士学位教育。目前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药重点学科4个,部分省市确立了一批省级民族医药重点学科。已经出版教材藏医25门、蒙医10门、维医26门、傣医6门、壮医12门。

  民族医药继续教育得到重视,近十年在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中,共有55人次民族医药指导老师培养了76名继承人。开展了乡村医生民族医中专学历教育和乡镇卫生院民族医临床技术骨干人才培养。

(责任编辑:李俊皓)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关键字:)
  • 网友评论发表时间
昵称:
内容: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