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中药之都身陷中药染色丑闻 染料严重损害健康

2012-09-21 08:51:37南方周末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堪比“毒胶囊”的“中药染色”事件虽刚刚被监管部门披露,但中药“染色、增重、掺假”行为已潜行多年,尤其染色带来的毒性一直被忽略。

  “走票”的药企

  一位熟悉亳州中药市场的人士指出,之所以亳州出现12家企业涉案,除了企业自身问题外,更重要是亳州从事中药经销的100万人,大多是个体经营者。

  2003年SARS期间,亳州一些不法药商贩趁藿香等防SARS中药材价格飙涨期间,卖假药发国难财,后被央视曝光。整个亳州中药材行业因此停产整顿3个月,当地最终决定将中药材门店逐步走向公司化。时至今日,已发展出中药饮片厂58家。

  据上述人士透露,100万个体户并没有因此改行,而是衍生出一种名为“走票”的商业模式——没有药品经营资质,但掌握较固定的销售渠道和药品来源的中间人,通过挂靠合法药品经营企业,在支付一定比例“管理费”之后,将自身药品经营行为“正当化”。

  上述人士称,通常个体户就能挂靠在饮片厂,饮片厂每开一张票,就能收到5%的提成。一些饮片厂库房里根本没有产品,靠收提成过日子。另有一些饮片厂买进中药材原料2吨,结果出产10吨饮片,多出来的都是从不正规的小作坊进货,而后贴牌生产。

  毫无疑问,这样的行为背离了当地试图通过规模化生产确保中药饮片质量的初衷。国家药监局此次的通报中明确指出,多家涉事企业存在走票过票、贴牌包装等问题。

  只流向了上海?

  上海市药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今年他们对生产、经营、使用中药饮片的单位做了全覆盖的检测,公办医院以及大型连锁药房目前暂未检出相关问题,问题最突出的是医疗机构中的民营医疗机构,“一些小诊所为图低价,直接从外地进货”。

  国家药监局此次通报中明确指出,涉事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生产的部分中药饮片已经流入中药饮片流通使用和中成药生产环节。

  此前,国家有关部门对麝香接骨胶囊等10余个品种30多批样品的检测发现,在含血竭、乳香、没药的中成药中检出苏丹红Ⅳ、808猩红和松香酸。这意味着掺伪染色药材或已进入中成药的生产环节。

  至于这些问题中药饮片究竟流向了哪些地区,安徽省药监局的回复是:“目前掌握的信息,主要流向上海地区。”作为全国17个中药材交易市场中最大的一个,亳州的中药产品辐射江浙沪皖豫等多个省份。

  与安徽相邻某省一位参与中药专项整治行动的人士透露,涉案企业的产品在他们省也存在,相关销售人员正在接受调查,只是药品的检测结果还没有出来。

  一位参加了亳州专项整治行动动员会的企业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会上,亳州市药监局要求每家生产企业必须购置中药染色检测仪器,从原材料到产品都要进行检测。“领导说不买这个机器,就别生产了。不检测,按照假药论处。”

  安徽省药监局相关人士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称,目前亳州市局已派出六个办案组、12人驻点查办,对涉案企业和人员尤其是涉案销售人员进行调查,尚未获得最终结论。

(责任编辑:陈韶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