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已经有总数超过32万只的“问题”一次性奶瓶流入新生儿病房。工商部门表示,这批“问题”一次性奶瓶已送往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抽检,检测结果不日公布。
2倍差价的利诱
通过调查医院进销凭据,两家医院从去年开始,就一直从涉嫌非法生产奶瓶的新银公司采购一次性奶瓶和奶嘴。
“不知道要查看QS(生产许可)证。”武汉市儿童医院后勤部负责人对工商执法人员这样解释,以为只需要看看药品包装生产许可就可以了。
实际情况并非像院方描述的那样“无知者无畏”。根据调查,武汉市儿童医院曾经使用过一家正规企业生产的一次性奶瓶,但因价格偏贵,每只进价1元,方才改用新银公司的产品。据称,无证奶瓶进价仅需0.31元/只。
每只奶瓶超过2倍的差价,34万个问题奶瓶光是差价就可抠出近24万元的“利润”。再算上医院加价,更是翻倍牟利。
两家医院明知故犯的另一表现是,质量明显比同类合格产品要差。“问题”奶瓶的瓶壁质地轻薄,可能以废旧塑料为原料;瓶身呈乳白色,可能与“以工业级别的碳酸钙、滑石粉代替低密度聚乙烯”有关。
然而,诱人的经济利益面前,湖北省两家最著名的婴幼儿医院在采购新生患儿的必需品时竟“忘记”审核供应商的生产资质,对“新银公司医药包装材料生产许可证早在2008年就全部过期”的事实更是视而不见。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双酚A的婴幼儿食品容器,卫生部拟于2011年6月1日起禁止生产、进口,9月1日起,全面禁止销售。除了婴幼儿奶瓶外,塑料太空杯、塑料豆浆机等产品都可能使用双酚A。39健康网教你如何正确使用生活中的塑料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