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希望诸如此类的研究成果,能让安慰剂成为一种治疗选择。当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么向患者解释整个治疗过程。“医生给你的药其实是糖豆”——这样直接说出真相,恐怕不是明智选择,肯定会影响疗效。因为服用安慰剂就像条件反射一样,需要潜意识发挥作用。
安慰剂可部分取代真药
利用安慰剂的一种方法,可以是将安慰剂和其他治疗结合起来。今年2月,刊登在美国《身心医学》期刊上的研究发现,涂抹药膏的牛皮癣患者辅以安慰剂“增强疗效”后,治疗效果和用4倍药量的患者差不多。文章作者认为,大脑的条件反射起了主要作用。大脑学会了将药膏和自我修复联系在一起,在没有药膏只有安慰剂的情况下,大脑照样发出自我修复信号。
虽然这只是一次简单的试验,意义却非常深远。它表明医生有时可以将安慰剂和真正的药物混用,得到的疗效却一样。主导该项研究的罗伯特•阿德博士称,这种方法对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比如疼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高血压有巨大潜力;将来医生开药方时,可以把其中20%的真药用安慰剂取代。
另一些研究者深入到了安慰剂效应的另一个领域。有人认为,安慰剂的效应来自与之相伴的医疗服务。医生与患者间的交流会起到治疗作用,这一观点已得到试验验证。
意大利都灵大学科学家做了这样一项试验:患者要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止疼药,要么在医生亲切和蔼的指导下服用,结果,后者需要的药物剂量较少,止痛效果也更显著。换句话说,安慰剂的效果大部分要归功于医患间的互动。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蜂蜜新国标出台,如何识别假蜂蜜?10月20日起,蜂蜜新国标正式实施。蜂蜜新国标规定了蜂蜜的含义,故意在蜂蜜中添加葡萄糖浆、蔗糖等工业生产物质,却仍标以“蜂蜜”或者“蜜”的产品,将视为假蜂蜜。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