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广州医院:3元药被卖到22.6元

2010-05-24 10:09: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  记者调查发现药品价格实际构成中 生产成本往往只占30%。近日,湖南湘雅二医院被爆高价销售癌症辅助药物,出厂价只有15.5元的芦笋片,在湖南湘雅二医院销售价格竟高达213元,利润达1300%。这一事件在市民中引起高度关注。
  但为什么不少市民仍然感觉买药还是贵?“阳光采购”专家组的一名成员对记者说,改革刚起步,药商还有相当多的虚高利润空间。而且药品采购只是医药改革的一个环节,需要很多配套政策支持。

  而要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广州市人大代表、资深医院管理者陈安薇就认为,第一,重点加强对于临床使用量大、面广的处方性药品的管理,合理制定基本药物价格。

  陈安薇认为关键要尽量把药品流通环节的水分“挤干”。“现在的药品中介环节实在太多,而且一些中小药品经销商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操作手段。经过这样的层层盘剥,药价怎能不高?”要切实加强流通环节药品差价率的管理,压缩中间加价的环节和加价水平。

  行内人士:层层加价推高药价

  一位从业多年的医药销售代表告诉记者,药品价格在各环节的实际构成中,生产成本往往只占30%。一盒出厂批发价只需几块钱的药,为什么卖到患者手里就变成了几十元,甚至上百元?

  “这当中有很多‘隐形成本’。”据他透露,一盒药除了出厂时的成本价,还要经过医药销售商内部各层级的“提成”、药品中标进医院的“报名费”、医生回扣、配送等环节,再加上药品在进医院后还有15%的加成,价格有的甚至翻至十倍。

  这位销售代表举了一个例子,一种临床上用于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与脑外伤后遗症的盐酸丁咯地尔针剂,药厂购买盐酸丁咯地尔的价格是每千克4000 元左右,每瓶药含有的盐酸丁咯地尔为0.4元,加上氯化钠液体、包装和生产流程的花费,每瓶药的成本价不会超过2.5元。然而药到患者手中就变成了68元。

  “这中间的近60元的分摊为:医药公司加17%的价格,中间商至少加15%的价格,如果经过两三个经销商,那么这个加价的百分比就要翻两三倍,而医院按国家规定还可以加价15%。除此以外还有种种的公关费、医生的回扣……这些都被加进了药价,最后由患者‘埋单’。”

  除了药物,医疗器械同样有“潜规则”。一位专门从事痔疮吻合器销售的行内人士告诉记者,一个器械的出厂价只要几百元,卖到患者手里就是两千多元,“参加招标要交入场费,使用器械的医生起码要给50%的回扣,另外还有20%~30%的利润要用来打通医院的关系。”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39岁高龄孕妇诞下14斤“巨婴”

假“wei哥”揭秘 壮阳与死亡之间

重度精神病患者将被强制治疗

研究发现性生活能让人变得年轻

医院抢尸体改病历掩盖手术失误

(实习编辑:岑颖欣)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专家更多
  • 朱伟力副主任医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 邓小援主任医师龙岩市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 周南南副主任医师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