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专家脸”拥有多重身份:刚刚还是纪念钞广告的钱币专家“孙云”,摇身一变成为了北京协和医院泌尿科主任“吕青”。昨天(2日,下同),网友liangxin2009以《电视广告中出现的相貌一样名字不一样的一群骗子》为题在网上发帖,揭露了一些电视购物和网络视频购物节目中“专家”的真相。他细心地从电视台和网络上播放的广告中抓取了多张“专家”照片,这些专家身份职位不一样,名字不一样,宣传的产品也不一样,但容貌却是同一个人。帖子发出后在网上引起了一片声讨。
昨天下午,记者经过调查,证实了其中部分“专家”的虚假身份,他们的扮演者中不乏一些没有名气的演员,每天的演出费用不过几百元,而拍摄一条20分钟的购物节目,拍摄方报价为四五千元,仅仅需要一天时间。
“关新良教授”和“陈伟明先生”不仅是同一张面孔,连领带都完全一样
网友曝光
■打同一条领带出演不同“专家”
网友liangxin2009在帖子中罗列了多位在电视广告中出现的涉嫌虚假广告“变脸”高手,并将他们的不同身份一一抓图进行比较。这些人的身份不是专家就是教授,甚至冠以四五个头衔,“联合国”、“北京协和医院”、“北医大”等字眼频繁出现,他们在购物节目中推销的有药品、纪念品、保健用品,还有对性病专科医院的宣传。
帖子中还曝光了部分“专家”的真实身份为演员,其中一人被指疑似为电视剧《任长霞》中一刑侦专家的扮演者,这一形象分别出现在多个电视广告中,扮演了骨病专家“王志伦”、性病专家“郭明鱼”、医学博士“张中和”等。
这些“专家”不仅容貌一样,就连衣着也被发现有雷同。记者看到,在某能量杯广告中被介绍为“中国医促健康饮水协会理事、著名医学专家”的“陈伟明”,与某药酒广告中被称为“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的“关新良教授”,不仅容貌一样,就连所打领带也是同一条,都是蓝色底色上有斜线条纹,而在某药酒厂销售网站上,这位“教授”的名字又变成了“关新良”。
医院回应
■每日有病人询问“李鬼”专家
为了验证“关新良教授”的身份,记者昨天下午拨通了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电话。该院人事处办公人员查询了所有医院人员名单,也没有找到这位“关教授”的名字,在医院退休人员管理处,也同样查无此人。而这位“教授”的另外一个身份——陈伟明“专家”,所在的机构是”中国医促健康饮水协会“,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这一机构只存在于这一条电视购物广告中。
在网友帖子中被曝光出任了最多“专家”的,是一位白发长者,面容和蔼慈祥,他的“专家”身份达到了6个,其中名头最响的是“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吕青”和“北京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张国行”。
记者从北京大学医学部了解到,根本没有“北京大学医学院”这一机构,至于这位名为“张国行”的客座教授,医学部一位姜姓的负责人表示,“对此人没有印象,不记得有这个人”,而且医学部客座教授大多为外国专家。记者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官方网页上查询到一份客座教授名录,13位客座教授中,只有一位是国内专家,为钟南山。
北京协和医院宣传处负责人也向记者证实,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没有叫“吕青”的医生,而且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不会参加这类电视购物节目。她告诉记者,对这种冒充北京协和医院专家做广告、搞推销的现象,北京协和医院曾于2008年底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澄清。她说:“发布会之后咨询的人少了一些,在那之前,每天都有很多患者询问‘这些专家是不是北京协和医院的?’我们都耐心解释,以免患者上当。”她表示,这类电视广告节目一般都选择在二三线城市的电视台播出。
网站坦言
■网上播医药广告不需任何手续
根据帖子上截图显示的标志,记者找到了两家专门刊登医药品广告的网站,打开一家名为“1168.tv”的网页,密密麻麻布满了几十种医药品广告,其中在显著位置还有视频广告,正在播出一个专治“风湿病”“月子病”的药品广告。该网站一位姓邵的经理介绍,网站目前每天浏览量有一万,正在节节上升。她说,视频广告的效果要明显好于其他广告形式,该广告位很火爆,目前已经预订到了2月中旬,每天播出价格为360元。
记者问:在这个网站上播发药品广告需要什么手续?她表示:只需汇款交费后,把广告材料传到网站,网站就会安排播出,其他材料一概不需要。她同时表示,这种视频广告应该由广告主拍摄,但如果有困难,她也可以推荐拍摄方。
演出机构
■演员租金仅四五百元
网友liangxin2009披露,此类电视购物节目或网上视频广告中的“专家”,往往由一些不知名的演员扮演,他还在帖子中披露了一些“专家”扮演者的姓名,其中那位头衔为“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关新良教授”的扮演者,是一名姓吴的演员。记者在北京一家演出文化传播机构的网站上看到,吴某某的照片被收录在演员目录中,目录中还有好几位年长演员的照片。
该网站上公布了一个联系人的手机号,记者以联系拍摄电视广告为名,拨通了这位方姓工作人员的手机。他介绍,拍摄20分钟长的广告最多需要一天时间,他们可以全包剧本、演员等,网站上公布的几名年长演员有丰富的表演经验,与一般群众演员的表演效果大不相同。这些年长者可以演消费者,也能演专家,专家的身份、职务等内容则由广告主自己定。如果只雇演员,每天只需向该机构交纳几百元费用,像那位“关新良教授”的扮演者,每天的演出费用为四五百元。他还表示,他这是私下接活,所以接拍这条广告的具体费用,还要回去和朋友商量,但基本可以确定的是,拍摄最多需要一天时间,费用四五千元。对于演员的演技,他很有信心地告诉记者:“没问题,他们以前都演过专家,有经验。”
记者多方联系,但没有找到相关演员。
工商部门
■虚假违法广告春节前已查处
记者看到,网友发布的截图显示,这些广告有的来自一些省市电视台,也有的来自于网站销售平台。网友liangxin2009曝光的帖子中称,有些电视广告是他在山东和济南电视台看到的。
记者昨天下午致电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该局宣传部一位姓李的工作人员核实后告诉记者,帖子中涉及的山东和济南地区电视台所播出的广告,在春节前被查处,已经停播,该局正在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调查,将依法处理。(供图/网友截图)
权威说法
取缔“专家”证明疗效的药品广告是药监部门目标
国家药监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表示,国家药监局早在2007年就颁布了《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药品广告审查办法》、《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禁止和取缔利用公众人物、专家名义作疗效证明的药品广告的通知》,加大对以公众人物、专家名义证明疗效的药品广告的监测检查和查办力度。
国家药监局已明确规定,除了审批的非处方药可以做广告外,处方药不允许做广告。药监部门也会定期对违法广告对外公布,并将相关单位移交工商部门进行处罚。对于行为恶劣的违法广告,要求药品要立即“下架”,不允许销售。
颜江瑛介绍,药品违法广告包括:未经批准进行宣传;处方药违法在大众媒介进行宣传;擅自篡改审批内容进行违法发布,以及以公众人物或者假冒“专家”、“患者”名义证明药品疗效的宣传等。因此,“禁止和取缔以公众人物、专家名义证明疗效的药品广告,将是药监部门的长期治理目标。”
(责任编辑:吴佳子)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治不育的广告,其中有些是宣称“祖传秘方包治不育”。汪主任提醒广大患者,所谓的“祖传秘方包治不育”等说法是不可靠的,没有人能包治不育,因为治不育要“对因治疗”,而不育的诱发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有些不育病因还无法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