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希望乳业总裁席刚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黄曲霉毒素M1是“可防、可控、可杜绝”的,检测手段并不难,成本也不会太高,是企业常规检测的项目之一。
山东省乳品协会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因为乳企收奶时是自行检测,所以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检测方法和认定体制,个别企业可能就会忽略掉一些项目。
自检出问题后 为何不向外公布
卢建军表示,质检总局19日入厂抽检,此时产品处于生产的过程中,还未出厂。工厂内部同期也做了例行的检测,发现M1确实超标,就销毁了。
那么,蒙牛公司为什么没有对外公布?是不是质检部门不通报,就不再提这件事了?
面对记者的提问,卢建军说,企业生产没有百分之百的合格品,所以“质检才有用”。公司检查出问题后,第一时间控制到内部,是内部过程控制的一个行为。
卢建军说,基于此,蒙牛方面并未提前向社会公布此事,而是等到24日质检总局在其官网发布公告后,才进行了说明。
卢建军还表示,不想因为质检总局报告,造成消费者恐慌,而现在选择对问题进行说明,是想“让大家客观去认识这个事”。
问题牛奶 有没有流入市场
卢建军反复强调,问题牛奶没有流入市场。那蒙牛怎么能确定之前生产、上市的牛奶都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呢?
“这个厂已经销毁了这个批次的产品,其他批次产品,只有通过检测,达到标准要求才会上市。”卢建军说,“一切都在规范的操作过程中。”
而国家质检总局食品司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次有问题的牛奶已经全部销毁,但其他一些没有检查出问题的牛奶,并不代表就完全没有问题了。换言之,并不保证问题牛奶未流入市场。
有业内人士质疑蒙牛这些年在全国各地扩张,导致奶源紧张,以至“不得不降低标准收购”。对此,卢建军的回复很干脆:不可能,因为大企业“付不起不守约成本的代价”。
质检总局:
已勒令蒙牛处理问题产品
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26日表示,已经勒令蒙牛相关企业对问题产品进行处理。对于质检部门是否会对蒙牛所有乳制品全部进行检查,质检总局未做出回应。
据该负责人介绍,质检总局此次组织了4家国家食品质检中心对全国21个省份的乳制品企业进行了抽查,抽查是分片区进行的。发现问题的两家乳制品企业,都在国家加工食品质检中心(福州)负责的分片区域内。抽查是到企业进行抽样,该中心在蒙牛眉山公司的成品库中抽取了液体乳样品进行检测,其中一个批次的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被判定不合格。
针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质检总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迅速责成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所在地的四川、福建两省质监部门,责令并监督企业召回不合格产品,对问题产品做销毁处理,查清原因进行整改,并依法进行处理。
同时,质检总局还要求所有乳制品生产企业加强原料乳监控,对原料乳必须检测黄曲霉毒素M1项目,严格生产加工各环节质量管理,确保乳制品质量安全。
食品专家:
黄曲霉毒素广泛存在须正视
“公众对黄曲霉毒素这么关心,也从侧面反映了对这个东西的陌生。”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委员会副秘书长范志红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其实这个东西在平时很多食物中都存在。”
范志红举例说,花生、玉米、坚果类食物,都可能由于发霉而产生黄曲霉毒素。
“这些东西发霉后千万别吃,可能一颗霉花生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就能超过一盒奶的含量。”范志红表示,对于这种广泛存在的有毒物质,公众须有正确认识。
相关专题
(责任编辑:陈韶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近年,家装环保逐渐受到了市民的关注,关于室内装修污染的投诉成为家居和环保界讨论的热点。家居装修只需要关注家装材料中的致癌物质吗?家居设计不当究竟会不会导致癌症的发生呢?窗口的设置、家居的摆放是否也会影响到我们身体的健康呢?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