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7岁女孩一桶牛初乳没吃完便被诊断出性早熟

2012-09-19 09:01:11红网
栏目关注:

记者调查

牛初乳婴幼儿产品退出实体店 但下架产品在网络上依然走俏

昨日上午,记者走访了家润多、王府井、株洲百货等多家百货超市,均未发现牛初乳相关婴幼儿产品。株百婴幼儿食品区的售货员说,早在几个月前,超市就通知供应商不再采购此类产品,并对相关产品进行了退货或封存。

虽然牛初乳婴幼儿产品在实体店里已经下架,但在网络上依然走俏。记者登陆淘宝网,搜索关键字“牛初乳”,找到相关宝贝54294件,其中大部分是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牛初乳产品。在一家销售进口婴儿纯牛初乳粉的网店里,一罐价格在500元左右的牛初乳粉,30天内销售了202件,还得到了买家的一致好评,“宝宝吃了以后,抵抗力增强了,很少生病……”该淘宝店主说,他们网店的牛初乳主要来自实体店的下架产品,为了逃避监管,改由网络销售,“但我们产品的质量绝对没问题,原料都是进口的。”

记者随机询问了5名购买婴幼儿配方食品的网友,他们都不知道卫生部关于牛初乳的禁令,网友“小春天”称自己是一个网购达人,但对国家相关的政策信息关注甚少,“如果知道有禁令,我是绝对不会买的,毕竟宝宝的健康是第一位的。”

相关政策

三类配方食品禁含牛初乳成分

今年4月16日,卫生部公布了一则《关于牛初乳产品适用标准问题的复函》,要求自9月1日起, “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其所指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包括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三类食品。

4月19日,卫生部网站就婴幼儿配方食品不得添加牛初乳一事再次作出解释。专家称,牛初乳是乳牛产崽后7天之内的乳汁,属于生理异常乳,其物理性质、成分与常乳差别很大,产量低,工业化收集较困难,质量不稳定,不适合用于加工婴幼儿配方食品。

儿科专家详解

五大类易致婴幼儿性早熟食品

反季节蔬菜和水果应避免给幼儿食用

市二医院儿科主任黄金艳还列举了其他五大类易导致婴幼儿早熟的食品,提醒市民提高警惕。

1、含激素的肉质类食品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家禽,部分是用拌有快速生长剂的饲料喂养的,如猪、牛、羊肉等等。这可能是目前性早熟逐年增多的最常见原因。

2、反季节蔬菜和水果

反季节的蔬菜和水果,几乎都是在“促熟剂”的帮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一定要避免给幼儿食用。新鲜荔枝等食物,由于自身含有一定的类似人类雌激素物质,过量食用也有可能造成性早熟。

3、大补类食品

可入药的大补类食品,包括冬虫夏草、人参、牛初乳、鸡胚等,易改变孩子正常的内分泌环境,同时部分补品含有较高的性激素,也是诱发性早熟常见原因。

4、油炸类食品

经常食用炸鸡、炸薯条和炸薯片等油炸类食品后,过高的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

5、某些儿童营养品

儿童市场很多标榜“长高长壮或增加食欲”的营养品,相当部分含有激素成分。

 

(责任编辑:陈韶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杨大坚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向晓玲副主任医师绵阳市肛肠病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 幸宇坚主任中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