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出她没有爸妈”
徐铁梅在市场里卖菜,儿子正在辽宁上大学,前些日子她刚给儿子拿了1万元的学费。最近,王博总往她家跑,帮她干活儿,她就顺便照顾王博。“前几天买菜的还以为她是我闺女呢,根本看不出她没有爸妈。”徐铁梅说,大伙儿日子都不好过,但让这孩子吃口饭还不算难事儿。
李新波开了一家干洗店,一天收入20多元钱,是王博的干妈。“家里做饭就给孩子留点儿,她不过来我还惦记呢。”李新波没女儿,认了这个干女儿后,有段时间,她就直接把孩子带到家里住。
几次被人救出“虎口”
没有家人管王博,曾有人想把她拐走。小白桥市场的管理员王超说,王博6岁时,市场里来了一个陌生男子,骗王博说给她买吃的,就把王博带走了。“我们看见后赶紧在后面追,那人把王博带到一个草丛里,我们冲进去把他吓跑了。”从那之后,大家都看着王博,还嘱咐她不许跟陌生人走。此后,还有人打孩子的主意,都被大家及时制止了。王博很懂事,现在都不跟陌生人说话了。
“他们对我真好”
这5年的时间里,王博在很多人家里住过,身上穿的衣服全是大伙送的。王博说,有个王奶奶每次看见她都给她一块钱。有个牛爷爷每次做好吃的都叫她一起吃。有个卖衣服的,看见她没穿的了就给她找两件。“王奶奶说了,她要是有劳保就养活我。”王博前前后后说了10个人,她说,这些人对她真的很好。
关注未来
大伯要离开 她也该上学
王博的大伯在一家工厂当临时工,收入不多。他说,他没能力管这孩子,也找不到弟弟。原来想把孩子送人,又怕弟弟回来找,“我也得成家,总不能带个孩子跟别人过日子。”王博说,前几天大伯跟她说了,过了冬天就离开这里去外地,不能带着她。她有点害怕,到那时候在这里唯一的亲人都走了,她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
去年夏天,王博到了上学的年龄,在附近小学读了半年,后来没钱就不念了。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她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还学会了背唐诗,尽管半年没再走进校园,但是还能清楚地记得老师教过的东西。问到她现在有什么愿望时,王博说:“我能上学吗?我想上学!”市场里的人都说,这孩子聪明,不上学可惜了。
记者博客
希望这个冬天别太冷
王博已经忘了爸妈的模样,这8年里她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八里堡。很难想象,这个在长春城郊长大的孩子居然到现在还不知道长春是什么样子。跟她聊天时,冷风不停地往她身上穿的单衣里灌,一瞬间,我感觉眼前好像飘起了雪,耳边响起了一首歌,叫《火柴天堂》。
这些原本就不富裕的商户们身上充满了质朴的气质,从始至终,没有一个人为自己说好话,说自己为孩子做过什么。在商户们眼中,照顾王博,已经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这跟他们与别人讨价还价、进货卖菜一样,成了习惯,没有人觉得这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孩子这辈子不能就这么毁了!”他们说,能供孩子吃住,但实在没钱供她上学。
冬天就要到来,王博依然在小白桥市场里流浪,吃百家饭、穿百家衣。我们希望,这个冬天别太冷,希望孩子能快点回到校园,找到她的幸福。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新闻频道
(责任编辑:温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