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乳协理事长:我国牛奶质量历史最好 食品中最安全

2012-04-05 10:22:00央视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央视《生活早参考》栏目播出《“五问食品安全新政”:国产奶,放不放心?》中,专家称我国乳制品目前质量是历史最好的,牛奶是中国食品中最安全的。

  消费者也应自我组建专业化组织

  VCR:2010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黑龙江、河南两省开展乳制品加工行业诚信建设食品工作。在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100%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条件建立国家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是国务院赋予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食品工业行业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在国务院食安办的指导下,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经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有序展开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推进企业诚信制度,试点企业诚信意识明显增强,企业诚信管理制度在加快建立,诚信诚效逐步显现。

  宋昆冈:第一,企业为产品质量把关。第二,我们的市场监管部门在为市场上的产品把关

  VCR:质检部门在哪方面对乳制品企业进行监督呢?2011年质检总局各地探索了一些监管新模式,如内蒙古自治区启动了《放心乳粉从内蒙古做起》活动、山东省组织了《乳制品生产企业法人进行公开履责报告》。

  马福祥:2012年,质检总局将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继续加强乳制品监管,落实乳制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乳制品生产行为,保障乳制品安全,提升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信心。

  王志安:我觉得除了政府、企业把关以外,消费者也应自我组建专业化组织。由于单个消费者很难对产品质量进行化验、监控,其实国外已经有民间专业化组织经验,他们在市场上随机买各种各样的产品,然后他会找专业的检测机构自己去检测。我检测出来之后,如果企业达标了,那我可以把监测结果公布出去。如果你没达标,这个组织有全将事实曝光。虽然这样的组织不是国家的质检机构,也没有权限直接对企业进行行政处罚,但是他对消费者起到了传播和监督的作用。只要将不各个产片进行曝光,消费者本身就拒绝购买产品,达到市场本身对它的惩罚。我们国家虽然企业自检,政府强制检测都具备。但是这样的民间组织部分还不是特别完善。

  高潮东:虽然我们第三方组织还不是很完善,但是关于乳制品我们其实有一种追溯方法,请陈博士给我们介绍一下。

  陈历俊:这个婴儿配方奶粉,不管是铁听装的还是软包装的都有追溯码。拿软包装为例,在包装后面的封口处可以看到追溯码,也可以用铅笔码上涂一下就看得更清楚了。如果大家对产品本身产生疑问,可以给企业打热线电话,企业根据消费者提供的追溯码查出它的产品归类,包括原料奶、质量水平、监测结果等,甚至可以追溯到原辅料那里。

  假新闻制造恐慌,媒体报道应慎重

  宋昆冈:我觉着这两年,我们的变化非常大。我们可以通过数据说明,在2011年,国家有关部门和省级部门对市场上乳制品质量抽检的结果非常好,合格率达到99.1%,只有0.9%是不合格的,说明现在我们的乳制品质量是最好的时候。

  孟盛楠:0.9%的产品主要是哪方面不合格?

  宋昆冈:0.9%的产品主要是营养指标和微量成分不合格,并不是安全指标。

  高潮东:实际上老百姓更关注的是安全指标。营养价值是一方面,主要是安全性,只要对身体没有伤害老百姓才会放心。

  宋昆冈:我国这些年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是我们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想要做到百分之百合格是不科学的。例如, 一头牛是一个生产单位,一个乳品厂具备几十个奶站、几百个奶户,所以原料的来源比较复杂。企业做配方粉要一批一批地配料、一批一批地生产,所以很难做到所有的营养指标和所有的指标都合格。作为企业应该尽最大的努力把产品质量做好,保障出厂产品是合格产品。

  孟盛楠:现在监管力度大了,鉴别的方法也多了,为什么还会有乳制品事件频发呢?

  宋昆冈:有些事件是真的,有些是假的。一些非事实的事件对消费者的心了产生了很大影响。比如2010年2月,传言出现皮革奶,实际上这件事情不真实,这是误传。事实是我们政府有关部门对产品进行风险检测, 其中有一项检测是革皮水解物,但是被解读为市场上有了皮革奶,实际上它只是监测的一个项目,并没有说市场上已经存在了。

  王志安:我记得还有导致婴儿过早发育,还有前年“微小青春期”之类事件也是假的。

  宋昆冈:对,就是所谓的“激素门”事件,其实都是假的。卫生部门已经对孩子进行临床诊断,并且通过对产品化验进行流行病调查,证明这件事情不是真的,也就是说那个孩子的早期发育和奶粉没关系。第三件事是2011年4月媒体报道的陕西省某学校250名学生疑似食物出了问题,怀疑是学生奶导致。后来经过权威部门检验,孩子胃里的胃容物和排泄物没有检出致病菌,对同批次的产品检验,结果符合标准。另外,今年1月,在江西某个县的一对龙凤胎,一个孩子因为吃了奶粉死亡,一个孩子因为吃了奶粉住院。但是经过当地有关部门的检验和诊断,事情跟吃奶粉没有关系。

  高潮东:当面对这样的假新闻,您的心里是什么感受?

  宋昆冈:我觉得在报道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时候,应该在权威部门作出诊断和得出结论之后再报道,否则会引起恐慌。例如,孩子因为吃奶粉死亡,这样的言辞是很可怕的。

  高潮东:所以媒体面对这样的事件要慎重,要听权威部门发布之后。但是权威部分发布会不会延迟,比如可能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才发布呢?

  宋昆冈:因为对一个食品质量安全事故作出判断,需要有科学依据。就像孩子生病,要有临床诊断,流行病调查等等,例行一套手续。对产品质量检验也同样有个周期。有些指标检验起码需要48个小时,甚至有的要70个小时。例如今年1月份,江西这个孩子,事件是10号发生的,在13号当地有关部门就发布孩子死因。到19号这个产品的检验结果就已经出来了,我觉着在这些问题的处理方面还是非常及时的。

  王志安:我觉得作为媒体,面对公共卫生事件是不能不报道的,等监测结果出来再报道也不行。例如,200多个孩子突然全体腹泻,这个时候如果媒体不报道,就会助长谣言的传播,报肯定是要报。但是报的时候要慎重,不要轻易进行归因。前期可以报道学生出现哪些症状,事情的经过,但是中毒的原因要等鉴定结果出来再及时、有效地传播给受众。但是现在某些媒体报道的时候,第一拨很积极,并称孩子有可能中毒了,中毒原因是喝了某种奶,给出暗示;调查结果出来之后,几乎没有媒体报道。或者说事情发生的时候报出头版,甚至是整版,等到检测结果出来之后,放到最后一版,一个豆腐块大小文章。信息传递不平衡、不对称。

  宋昆冈:我觉得媒体在报道的时候,应该保证客观和科学报道。比方说陕西省学生奶事件,我觉着媒体在报道的时候可以报道疑似食物中毒。但是不能报道称因为喝了某品牌的牛奶,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对企业、对行业都是很大的影响。

  信任重建的过程漫长而痛苦

  孟盛楠:250个学生是个很大的群体性事件。对于媒体来讲,报道确实应该尊重事实。但是为什么发生类似事件,消费者首先想到的是乳制品?是不是因为我们对乳制品的信任已经产生了某种程度上的危机?

  宋昆冈:主要是三聚氰氨事件导致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受到很大的伤害。

  高潮东:怎么能够让消费者重拾信心?

  王志安:我觉得,一个行业也好,一个产业也好,一家企业的品牌也好,要毁掉很容易,要重建很难。因为从三聚氰氨之前乳制品行业不仅仅出现了一件事,更早一点的还有“大头娃娃”事件,它在公众心目中积累起来的那么多年的信任基本被消耗掉。我现在逢人就讲,其实现在的奶是最安全的,品质是最好的,甚至牛奶应该说是在我们食品里头最安全的。但是一般公众不会这么思考问题,他会认为“乳制品总出事”,尤其对中国家长来说,现在都是独生子女,都很注重孩子的安全。所以品牌的重建、信任的重建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不是说现在牛奶的质量提高了,人们就会重新信任,还必须有一套其它的配套措施。比如说品牌的宣传,另外,通过媒体传播政府的整顿过程和力度,行业协会都做了哪些努力,企业都做了哪些事情。只有这样才能树立所谓的信任,才能要求或者说希望我们中国内地母亲都愿意消费国产的配方奶粉,我觉得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VCR:近年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将乳品质量安全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法规标准不断健全,产业政策进一步完善,从奶源到乳制品加工再到销售流通的全程监管机制逐步形成。持续深入开展行业治理整顿,严厉打击涉及乳制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国产乳品质量安全状况持续好转,消费者信心逐步恢复。目前保障乳品安全的各项治理整顿行动仍在持续深入进行。 孟盛楠:这也是我们今天做这期节目的初衷,也是为了排除大家心中的疑虑,通过几位专家的阐释让受众知道我们政府出台的相关新政,也在逐步改善。不管任何事情是不是产生了信任危机,只要我们在路上就永远不算晚。

  高潮东:乳制品行业确实出过事情,我们坦然面对。但是现在,我们政府做了什么,也需要让公众知道。

(责任编辑:陈韶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印根权主任医师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 冯惠玲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