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七大死因”、“中国患者超千万”、“30年负担飙升300%”——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指向同一个“沉默的健康杀手”——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这个被视为“老年专属”的疾病,正以更迅猛的态势逼近我们的生活。是否能提早预防?怎样抓住早期治疗的黄金窗口?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莫明树副主任医师表示,现实中,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常被误认为是“正常衰老”,直到出现明显的行为异常,丧失生活能力后才被家人送到医院,“只有学会早识别风险信号、早筛早治,才能避免阿尔茨海默病吞噬老年生活的认知与情感世界。”
现状与危机: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国挑战”
据了解,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它以记忆力逐渐减退、认知功能下降为主要特征,伴随语言表达困难、判断力减弱、情绪波动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在我国,阿尔茨海默病占老年期痴呆的60%–80%,患者数量已经超过千万,给无数中国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沉重负担。2023年复旦大学研究团队的一项研究更敲响警钟:近30年来,中国痴呆症负担飙升率高达300%,其中高血糖、吸烟、高BMI(体重指数)是三大主要风险因素。
但危机中亦有转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刘秦介绍,《柳叶刀》杂志曾发表预防痴呆症报告,指出通过控制14个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从儿童期开始干预,可预防近半痴呆风险;2025年中国研究团队进一步验证,若能有效管理这些因素,我国约60.3%的痴呆症可被避免。“这提示我们,阿尔茨海默病并非‘不可战胜’,早预防、早干预是关键。”刘秦医生强调。
14个危险因素有哪些?,专家将其风险因素按人生阶段拆解,针对性提出干预策略:
早期(成长与教育期):知识是最好的“防护盾”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越低,老年痴呆风险越高。“高质量的教育能提升认知储备,就像给大脑‘存钱’。”刘秦医生解释,“即使成年后,持续学习、保持大脑活跃仍能延缓衰退。”
中期(中年期,家庭与社会支柱阶段):控制“三高”、保护感官、远离外伤,中年是干预的“黄金窗口”。需重点关注:
?代谢健康: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明确风险因素,需通过饮食、运动积极调控;
?感官保护:视力、听力下降会加速认知衰退,出现视力模糊或听力障碍时应及时干预(如佩戴助听器);
?避免外伤:头部外伤可能增加痴呆风险,运动或日常需注意头部防护;
?限酒戒烟:酒精与尼古丁对大脑的损伤是累积性的,尽早戒断能降低风险。
晚期(老年期):激活“社交与活力”,退休后独居、社交隔离、缺乏运动是老年阶段的常见隐患。专家建议:
?保持社交:群居环境、规律的家庭或社区交流能刺激大脑功能,减少孤独引发的认知退化;
?坚持运动:适量锻炼不仅有益心脑健康,还能促进神经可塑性;
?管理情绪:长期抑郁或情绪波动会加速脑功能衰退,可通过兴趣爱好、亲友陪伴调节;
?避开污染:空气、水源污染可能影响认知,尽量选择环境宜居的生活区域。
“这些因素看似分散,实则环环相扣。”刘秦医生总结,“预防的核心是‘主动管理’——从青年到老年,每个阶段都为大脑健康‘加分’,减少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早期信号与治疗:抓住“可逆转”的窗口期
“一旦出现记忆力下降是不是就是老年痴呆?”,“轻度症状需要看医生吗?”,据悉,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信号多样:记忆:反复询问同一件事、忘记近期重要事件;执行功能:原本熟练的家务或工作变得困难;视空间:迷路、无法判断物品位置;语言:说话逻辑混乱、词汇量减少;性格:温和的人突然暴躁,或变得淡漠,这些变化都可能是老年痴呆的预警信号。
针对公众常见问题,刘秦医生给出明确解答,轻度认知障碍(MCI)往往是老年痴呆的“前哨站”,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如重复问问题、买重复菜)、执行功能下降(如做饭忘关煤气),但日常生活基本不受影响。
“此时是干预的黄金期!”莫明树医生强调,除药物治疗外,还有患者容易接受的行为治疗、认知治疗。“例如避免老人独居行为,预言交流是锻炼大脑功能特别重要的手段,孤僻的环境可能加速认知障碍,此外还可以通过阅读、益智游戏等认知训练,可显著延缓向老年痴呆的进展。”
“在这些可控因素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谈到治疗。” 莫明树医生介绍,目前传统药物(如多奈哌齐、美金刚)可控制症状;近年针对β-淀粉样蛋白的单抗类药物也进入临床应用, “但这类药物早期使用效果更优,中晚期难逆转”。
“药物是‘武器’,但预防才是‘盾牌’。”莫明树主任重申,老年痴呆有多种类型,阿尔茨海默病只是老年痴呆的一种,不同类型治疗方式方法均有不同,因此一旦发现自己或家人出现疑似症状,建议尽快到神经内科或痴呆专科门诊就诊。
筛查新进展:提前5-10年锁定风险
传统筛查依赖症状出现后的量表评估,往往为时已晚。
如今,医学技术已能通过生物标志物检测,在症状出现前5-10年锁定风险。刘秦医生介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现正免费开展血浆p-tau217检测,通过血液即可筛查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病理标记物。“即使无明显症状,若检测阳性,早期干预可大幅延缓病程。”此外,PET扫描、脑脊液检测等方法也能直接观察脑内毒性蛋白(如Aβ蛋白)沉积,实现“病前诊断”。
莫明树医生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将干预节点从‘有症状’提前到‘无症状或轻微症状’,尽可能‘冻结’疾病进展。”
而对于家庭已经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家庭护理也是至关重要,两位专家建议最好做到以下几点,
1、环境稳定:避免频繁变动居住环境或物品摆放,减少患者因混乱引发的焦虑;
2、防走失与安全:为重度患者佩戴定位手环,家中防滑防摔,避免意外;
3、营养支持:保证优质饮食,尤其关注吞咽困难患者的进食安全;
4、精神症状管理:若出现幻觉、偏激等行为,及时就医用药,避免家庭矛盾;
5、照料者关怀:家属需调整心态,必要时寻求门诊或社工帮助,避免自身陷入抑郁。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9月21日是世界老年痴呆日。也许很多年轻人都觉得,痴呆离自己太遥远,等七老八十再想吧。但你知道吗——老年痴呆正逐渐年轻化!然而在中老年人群中,对痴呆的知晓率、就诊率、治疗率都相当低。许多人还存在着“老糊涂是正常现象”而不是疾病的错误观念;或者认为“老年痴呆无药可治”
你可知香薷饮?既能解暑还能消肿!
2019-05-15
这三样东西你还在吃?痛风找上门是太轻而易举
2019-04-29
宫颈癌疫苗接种年龄有讲究,什么时候打疫苗才有预防作用?
2019-04-12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为乳腺癌吗?
2019-04-12
睢宁县中医院三级 中医医院 公立
抚顺市精神病院二级甲等 专科疾病防治院(所、中心) 公立
潍坊口腔医院福寿街门诊部二级 专科医院 公立
华阴市华山协和医院(民营)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民营
哈尔滨长安医院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重庆长城骨科医院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特色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