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当记忆悄悄“褪色”,阿尔茨海默病早期信号+预防指南,早看早受益

2025-10-29 16:28:31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全球第七大死因”、“中国患者超千万”、“30年负担飙升300%”——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指向同一个“沉默的健康杀手”——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这个被视为“老年专

“全球第七大死因”、“中国患者超千万”、“30年负担飙升300%”——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指向同一个“沉默的健康杀手”——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这个被视为“老年专属”的疾病,正以更迅猛的态势逼近我们的生活。是否能提早预防?怎样抓住早期治疗的黄金窗口?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莫明树副主任医师表示,现实中,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常被误认为是“正常衰老”,直到出现明显的行为异常,丧失生活能力后才被家人送到医院,“只有学会早识别风险信号、早筛早治,才能避免阿尔茨海默病吞噬老年生活的认知与情感世界。”

现状与危机: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国挑战”

据了解,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它以记忆力逐渐减退、认知功能下降为主要特征,伴随语言表达困难、判断力减弱、情绪波动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在我国,阿尔茨海默病占老年期痴呆的60%–80%,患者数量已经超过千万,给无数中国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沉重负担。2023年复旦大学研究团队的一项研究更敲响警钟:近30年来,中国痴呆症负担飙升率高达300%,其中高血糖、吸烟、高BMI(体重指数)是三大主要风险因素。

但危机中亦有转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刘秦介绍,《柳叶刀》杂志曾发表预防痴呆症报告,指出通过控制14个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从儿童期开始干预,可预防近半痴呆风险;2025年中国研究团队进一步验证,若能有效管理这些因素,我国约60.3%的痴呆症可被避免。“这提示我们,阿尔茨海默病并非‘不可战胜’,早预防、早干预是关键。”刘秦医生强调。

14个危险因素有哪些?,专家将其风险因素按人生阶段拆解,针对性提出干预策略:

早期(成长与教育期):知识是好的“防护盾”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越低,老年痴呆风险越高。“高质量的教育能提升认知储备,就像给大脑‘存钱’。”刘秦医生解释,“即使成年后,持续学习、保持大脑活跃仍能延缓衰退。”

中期(中年期,家庭与社会支柱阶段):控制“三高”、保护感官、远离外伤,中年是干预的“黄金窗口”。需重点关注:

?代谢健康: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明确风险因素,需通过饮食、运动积极调控;

?感官保护:视力、听力下降会加速认知衰退,出现视力模糊或听力障碍时应及时干预(如佩戴助听器);

?避免外伤:头部外伤可能增加痴呆风险,运动或日常需注意头部防护;

?限酒戒烟:酒精与尼古丁对大脑的损伤是累积性的,尽早戒断能降低风险。

晚期(老年期):激活“社交与活力”,退休后独居、社交隔离、缺乏运动是老年阶段的常见隐患。专家建议:

?保持社交:群居环境、规律的家庭或社区交流能刺激大脑功能,减少孤独引发的认知退化;

?坚持运动:适量锻炼不仅有益心脑健康,还能促进神经可塑性;

?管理情绪:长期抑郁或情绪波动会加速脑功能衰退,可通过兴趣爱好、亲友陪伴调节;

?避开污染:空气、水源污染可能影响认知,尽量选择环境宜居的生活区域。

“这些因素看似分散,实则环环相扣。”刘秦医生总结,“预防的核心是‘主动管理’——从青年到老年,每个阶段都为大脑健康‘加分’,减少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早期信号与治疗:抓住“可逆转”的窗口期

“一旦出现记忆力下降是不是就是老年痴呆?”,“轻度症状需要看医生吗?”,据悉,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信号多样:记忆:反复询问同一件事、忘记近期重要事件;执行功能:原本熟练的家务或工作变得困难;视空间:迷路、无法判断物品位置;语言:说话逻辑混乱、词汇量减少;性格:温和的人突然暴躁,或变得淡漠,这些变化都可能是老年痴呆的预警信号。

针对公众常见问题,刘秦医生给出明确解答,轻度认知障碍(MCI)往往是老年痴呆的“前哨站”,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如重复问问题、买重复菜)、执行功能下降(如做饭忘关煤气),但日常生活基本不受影响。

“此时是干预的黄金期!”莫明树医生强调,除药物治疗外,还有患者容易接受的行为治疗、认知治疗。“例如避免老人独居行为,预言交流是锻炼大脑功能特别重要的手段,孤僻的环境可能加速认知障碍,此外还可以通过阅读、益智游戏等认知训练,可显著延缓向老年痴呆的进展。”

“在这些可控因素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谈到治疗。” 莫明树医生介绍,目前传统药物(如多奈哌齐、美金刚)可控制症状;近年针对β-淀粉样蛋白的单抗类药物也进入临床应用, “但这类药物早期使用效果更优,中晚期难逆转”。

“药物是‘武器’,但预防才是‘盾牌’。”莫明树主任重申,老年痴呆有多种类型,阿尔茨海默病只是老年痴呆的一种,不同类型治疗方式方法均有不同,因此一旦发现自己或家人出现疑似症状,建议尽快到神经内科或痴呆专科门诊就诊。

筛查新进展:提前5-10年锁定风险

传统筛查依赖症状出现后的量表评估,往往为时已晚。

如今,医学技术已能通过生物标志物检测,在症状出现前5-10年锁定风险。刘秦医生介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现正免费开展血浆p-tau217检测,通过血液即可筛查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病理标记物。“即使无明显症状,若检测阳性,早期干预可大幅延缓病程。”此外,PET扫描、脑脊液检测等方法也能直接观察脑内毒性蛋白(如Aβ蛋白)沉积,实现“病前诊断”。

莫明树医生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将干预节点从‘有症状’提前到‘无症状或轻微症状’,尽可能‘冻结’疾病进展。”

而对于家庭已经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家庭护理也是至关重要,两位专家建议最好做到以下几点,

1、环境稳定:避免频繁变动居住环境或物品摆放,减少患者因混乱引发的焦虑;

2、防走失与安全:为重度患者佩戴定位手环,家中防滑防摔,避免意外;

3、营养支持:保证优质饮食,尤其关注吞咽困难患者的进食安全;

4、精神症状管理:若出现幻觉、偏激等行为,及时就医用药,避免家庭矛盾;

5、照料者关怀:家属需调整心态,必要时寻求门诊或社工帮助,避免自身陷入抑郁。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疾病科普推荐健康贴士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 冯惠玲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 李乐怡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