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南昌爱尔眼科医院小儿眼科为满足更多斜视患者的诊疗需求,再次特邀国内斜弱视领域权·威专家 —— 广州中山眼科中心医院斜弱视专科主任余新平来院开展斜视矫正手术。此次诊疗中,余教授成功为 17 岁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小晓实施手术,结合术后双眼视功能训练,小晓的眼位已恢复正常,受损的双眼视功能也正逐步回归。
小晓的眼部问题要追溯到 10 年前,当时他首次发现自己的眼睛会向外偏斜。随着年龄增长,这一情况并未改善,反而让他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逐渐感到困扰,于是在家人陪同下,来到南昌爱尔眼科医院寻求专业治疗,恰好赶上余新平教授的特邀手术。
余教授为小晓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眼部检查,结果显示:小晓右眼裸眼视力 0.8,配戴 + 0.50DS/-0.75DC×180° 眼镜后,矫正视力可达 1.0;左眼裸眼视力同样为 0.8,配戴 + 0.25DS 眼镜后,矫正视力也能达到 1.0。眼位检查进一步发现,小晓在 33 厘米看近时,眼位向外偏斜 35 三棱镜度;在 5 米看远时,眼位向外偏斜 40 三棱镜度,不过他仍具备一定的眼位控制能力,可短暂恢复正位。遗憾的是,小晓的双眼二级、三级视功能已遭到破坏,综合所有检查结果,余教授确诊其为间歇性外斜视。
在完善术前各项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并做好充分准备后,余新平教授亲自主刀,为小晓实施了 “右眼外直肌后徙 5mm + 右眼内直肌缩短 5mm” 的斜视矫正手术。手术过程全程顺利,余教授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精准完成每一步操作,大程度保障了手术效果与安全性。术后从对比照片中可清晰看到,小晓原本向外偏斜的眼位已成功回归正常位置。
术后,医院为小晓制定了个性化的双眼视功能训练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与训练,小晓的眼位稳定保持正常,更令人欣喜的是,他此前被破坏的双眼二级、三级视功能正逐步恢复,这意味着他的双眼协同工作能力将不断提升,未来视物体验会大幅改善。
针对小晓所患的间歇性外斜视,余新平教授也进行了专业科普。他指出,间歇性外斜视是外斜视中为常见的类型,在所有外斜视病例中占比超过 40%。根据患者视远、视近时斜视度的差异,临床上通常将其分为基本型、集合不足型、分开过强型、假性分开过强型四种类型。而小晓的情况是视近与视远斜视度相差不大,正属于其中的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
余教授进一步介绍,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在发病早期,往往仅在视远时出现间歇性外斜视症状,视近时眼位与双眼视功能均正常。但随着病情发展,尤其是在身体患病、疲劳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处于明亮光线环境,或是双眼融合功能遭到破坏时,外斜视症状更容易出现。并且,外斜视出现的持续时间与频率会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后期即便视近时也会表现出外斜视,严重时还可能发展为恒定性外斜视,导致双眼单视功能彻·底丧失,同时伴随视疲劳、阅读困难、视物模糊、头痛等不适症状。
因此,余教授强调,一旦确诊间歇性外斜视,建议患者定期到专业医院检查斜视角度及双眼二级、三级视功能。在尚未形成显性外斜视、双眼单视功能未完全丧失前,应尽早进行手术矫正,以大程度保留视功能。当患者斜视角超过 15 三棱镜度,且显斜出现时间过长、频率过高,已经影响到双眼视功能时,更应提倡早期手术,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影响生活质量。
此次南昌爱尔眼科医院特邀余新平教授开展斜视矫正手术,不仅帮助小晓摆脱了眼部困扰,也再次展现了医院在斜视诊疗领域的专业实力,以及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决心。未来,南昌爱尔眼科医院将持续加强与国内顶·尖眼科专家的合作,不断引进先进诊疗技术与理念,为更多眼部疾病患者带来康复希望,守护大众眼健康。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声明:本文由“广州市财媒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内容仅代表广告宣传,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