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大家对于“代糖”都很有争议。在此之前,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诸如“代糖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增加死亡风险”之类的专题报道。一时间,以赤藓糖醇为主要代表的代糖,突然就成了危害健康的“隐形杀手”。那么,代糖到底好不好呢?真正回归到科学视角,就会发现它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
代糖的来源
说到赤藓糖醇,其实很多人在很早便已经吃过了。它属于“天然来源甜味剂”,并非人工合成,也不是“化工产物”。它自然存在于葡萄、西瓜、梨子等水果食物中的成分。赤藓糖醇在体内吸收后不会被代谢为葡萄糖,也几乎不会影响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更没有受到全球权·威健康组织(如FDA、EFSA等)的管控。
代糖的应用
说到赤藓糖醇,可能大家的第1反应就是——食品和饮料,不过事实上,赤藓糖醇的应用范围远不止这些。例如“小葵花小儿肺热咳喘颗粒”中就明确标注含赤藓糖醇,用于掩盖中药苦味。这些药品在药监部门严格审查下上市,也从侧面解答了代糖到底好不好这类问题。
代糖的致病
那么,网络上流传的“赤藓糖醇致心血管病”到底是否可信?答案是:相关研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以今年早些时候引发热议的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研究为例,其研究对象为老年高危人群,且研究为“观察性研究”,也就是说不能直接证明“因果关系”。
所以,代糖到底好不好?代糖不是万·能的健康符号,也并非洪水猛兽。赤藓糖醇作为天然存在的代糖之一,在当前依然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替代方案。毕竟,任何食物或成分,脱离剂量谈风险都是“耍流氓”。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声明:本文由“广州市财媒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内容仅代表广告宣传,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