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首页 > 资讯 > 正文

白内障别“雾”里看花!科学防治助你重获清晰视界

2025-08-08 17:19:58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当这扇“窗户”被白内障的“迷雾”笼罩时,世界便会逐渐模糊。作为全球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白内障正困扰着无数人——从垂暮老人到年轻群体,从单纯视力模糊到合并其他眼病,其影响远超想象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当这扇“窗户”被白内障的“迷雾”笼罩时,世界便会逐渐模糊。作为全球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白内障正困扰着无数人——从垂暮老人到年轻群体,从单纯视力模糊到合并其他眼病,其影响远超想象。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杨晔主任表示,白内障虽然可致盲但其并不可怕,怕的是拖延。从出现视物模糊到视力严重下降,有时仅需数月,她提醒,若出现“眼前像蒙了一层雾”、“看灯有彩虹圈”、“视力突然下降”等症状,就需尽早就诊。如果确诊白内障有手术指征,完全可以让患者重获清晰视界。”

白内障不只是“老年病”,“滴眼药水能治白内障”?

“白内障,简单来说就是眼睛的‘镜头’——晶状体发生了混浊。” 杨晔主任用通俗的比喻解释道,“就像相机镜头起雾,光线无法清晰透过,导致视物模糊。”

长期以来,“白内障是老年病”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杨晔主任指出,这一认知存在一定的误区:“尽管老年性白内障最常见(与年龄增长导致的晶状体老化相关),但白内障并非老年人‘专属’。糖尿病患者可能因高血糖引发代谢性白内障;眼部外伤(如撞击、穿通伤)可能直接导致外伤性白内障;甚至婴幼儿也可能因孕期母体感染病毒(如风疹病毒),患上先天性白内障。”

“医生,我听说有种眼药水能治好白内障,不用手术?”这是临床门诊中眼科医生最常被问的问题。对此,杨主任明确表示:“目前没有任何药物能‘消除’已形成的白内障。市面上常见的含吡诺克辛钠的滴眼液可能延缓部分患者的白内障进展,但效果缺乏强有力的循证医学支持。”

她强调,白内障的本质是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如同鸡蛋煮熟后无法恢复液态,目前药物无法逆转这一过程。“早期白内障患者(视力0.8以上,无明显生活影响)可尝试使用眼药水,但需定期复查(每3-6个月)。若视力下降至0.5以下,或出现重影、眩光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

手术时机:别等“看不见”再做!这些信号需警惕

“白内障要等‘熟了’再做”——这是许多患者的传统认知,但杨晔直言:“这是误区!”由于过去的手术方式(大切口囊外摘除术)需等待晶状体完全硬化(“成熟”),而现代超声乳化手术已实现“微创、快速”,只要白内障影响日常生活或合并其他眼病风险,即可手术治疗。

需手术的常见信号包括:

视力下降至0.5以下,影响阅读、驾驶等日常工作或生活;

出现重影、眩光、戴镜矫正不理想等症状;

合并青光眼风险(如晶状体膨胀导致前房变浅);

糖尿病患者需眼底检查,若白内障遮挡影响激光治疗,需尽早手术。

杨晔提醒,诊断是否白内障并不复杂,通过普通的视力检测和裂隙灯检查即可明确,有的患者合并有眼底疾病,担心无法进行白内障手术,其实并不需要。她特意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65岁的陈阿姨因中度白内障合并前房浅(青光眼风险),医生建议手术,但她因恐惧拖延。3个月后,她因突发眼痛、视力骤降就诊,确诊为继发性青光眼急性发作。“此时手术不仅难度增加,术后视力恢复也远不如早期干预。”

“现在白内障手术早已不是简单的‘复明’,而是追求‘高清视觉’。”杨晔介绍,主流术式为“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通过2-3毫米的微创切口,用模拟超声波的能量将混浊晶状体乳化吸出,再植入透明人工晶体。

人工晶体的选择是手术效果的关键。“过去多使用单焦点晶体(仅改善远视力),但现在双焦点、三焦点甚至连续视程晶体已广泛应用。”她举例:“一位58岁的退休教师,术前有高度近视和老花眼,选择三焦点晶体后,不仅看远清晰,看手机、看书也无需戴眼镜,生活质量大幅的提升。”

但杨晔也提醒:“晶体选择需个性化。需结合患者眼底情况(如是否有黄斑病变)、用眼习惯(如是否常看手机、开车)及经济条件。盲目追求‘高端晶体’可能适得其反,专业医生的评估及全面精准的眼部检查是关键。”

术后护理:防干眼、避感染,细节决定恢复

“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术后护理同样重要。”杨晔主任指出,白内障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干眼、感染等,需通过以下细节降低风险:

防感染:术后1周内避免污水入眼(如洗头、游泳),遵医嘱滴抗生素眼药水;

缓解干眼:术前评估泪液分泌情况,术后使用人工泪液(优先选择无防腐剂型);

避免剧烈运动:术后2周内减少跑跳、揉眼,1个月内避免提重物;

定期复查:术后1天、1周、1月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她特别提到,暑期是一些手术的旺季,但高温可能加重术后炎症,建议患者术后避免暴晒,外出佩戴墨镜。

此外,“白内障虽无法完全预防,但可通过生活习惯降低发病风险。”杨晔总结以下要点:

防紫外线:高原、海边等紫外线强地区人群,需佩戴防UV墨镜;

控血糖: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糖(空腹血糖<7mmol/L),定期查眼底;

避免外伤:眼部防护(如运动时戴护目镜),减少撞击、穿通伤等;

慎用药物:避免长期滥用激素类药物及含激素的眼药水(如含地塞米松的滴眼液),以免诱发激药物中毒性白内障。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王方主任医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复杂性视网膜、黄斑、玻璃体病变的诊治

  • 邹留河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擅长领域:干眼症、角膜移植,眼表重建,白内障等手术

  • 唐文丽主任医师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

    擅长领域:对于各种眼病,尤其是青光眼(包括难治性青光眼)鉴别诊断、治疗及手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已完成各种类型青光眼、复杂白内障手术千例。各类疑难青光眼的鉴别诊断、诊治及手术,抗青光眼手术成功率大于98%;熟练各种白内障手术方法,包括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各种复杂的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手术:如管状视野青光眼的白内障手术、青光眼术后小瞳孔的白手术、青光眼复发的白内障手术、对晚期或近绝对期青光眼的手术、青光眼联合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和折叠人工晶体植入、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继发性青光眼的手术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临床经验。并通过术前评估及术中预防均能使病人获得宝贵的视力;掌握了良好的显微手术操作技巧。各种改良的小梁切除术手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大于98%,对晚期或近绝对期青光眼的手术、青光眼联合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和折叠人工晶体植入、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继发性青光眼的手术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临床经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