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首页 > 资讯 > 正文

肺栓塞会致命!收好这份暑期“防栓”指南

2025-07-16 15:55:5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52岁的长途货车司机老陈(化名)怎么也没想到,一次寻常的运输任务竟让他与死神擦肩而过。连续驾驶11小时后,他刚下车就突感呼吸困难、胸痛难忍,全身瞬间被冷汗浸透。紧急送医后,CT肺动脉造影显示其肺动脉内

52岁的长途货车司机老陈(化名)怎么也没想到,一次寻常的运输任务竟让他与死神擦肩而过。连续驾驶11小时后,他刚下车就突感呼吸困难、胸痛难忍,全身瞬间被冷汗浸透。紧急送医后,CT肺动脉造影显示其肺动脉内竟有巨大血栓——这是被称为胸痛中心“三大杀手”之一的肺栓塞,死亡率高达30%。

我院介入科洪城主任解释:“肺栓塞就像肺动脉里的‘交通堵塞’,血栓完全阻塞血流时,极易发生猝死。”值得警惕的是,血管是遍布在人体的一张大网络,一旦出现问题,常常导致严重后果,相较于大众熟知的心血管堵塞、脑血管堵塞,其实肺动脉堵塞也十分常见。

0130分钟生命救援:快速取栓化险为夷

时间就是生命!洪城主任团队立即为老陈实施“导管内血栓抽吸术”:通过股静脉穿刺,将细如发丝的导管精准送达肺血管里面,仅用30分钟便完整抽取出致命血栓,肺血管恢复畅通。术后第二天,老陈已能下床活动,心跳、呼吸循环等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事后老陈表示,此前只听说过心梗、脑梗会要命,从未想过自己会发生肺栓塞。

“介入治疗是抢救肺栓塞的‘黄金手段’。”洪城主任形象地描述,“介入科医生既是‘管道工程师’,更是‘生命守门人’。面对这种‘要命的’肺栓塞,不仅要快速清除血栓,而且要避免血管损伤。”这种微创技术仅需2-5毫米的穿刺口,却能实现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

02血栓从何而来?久坐不动是“元凶”

“确实很多人都不了解肺栓塞,我们医生形容它是‘冷酷杀手’,起病急骤,不少患者在一两个小时内就不治死亡。”洪城主任介绍,肺栓塞是指人体静脉系统内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并嵌塞在肺动脉内阻断血流引起的一种严重疾病。

大家往往认为肺栓塞是老年病,但近年来,年轻人发生肺栓塞的情况越来越多见。而引起肺栓塞,最常见的血液内异常物质就是血栓(血液凝固形成的团块状物)。

“人体下肢深静脉血流相对缓慢,是血栓好发部位。”洪城主任表示,久坐不动,长时间开车、坐长途飞机、高铁,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如蜷缩双腿)可能压迫下肢静脉,影响血流,容易形成血栓,增加肺栓塞的风险。

肺栓塞会致命!收好这份暑期“防栓”指南
近日,据媒体报道,一名30岁女性在11小时跨国航班后,因肺栓塞在机场突发肺栓塞导致心脏骤停而不幸离世。洪城主任特别提醒,当出现单侧腿肿、胸痛、呼吸困难时,务必警惕肺栓塞可能,“肺栓塞一旦出现,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抗凝、溶栓或取栓治疗,否则肺组织很快会出现坏死,甚至使人猝死。患者最好在48小时内疏通血管,可以有效减少死亡率和后遗症。”03暑期出行,收好这份“防栓”指南在生活中,血栓离我们并不遥远,肺栓塞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健康人群。洪城主任提醒,年轻人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乘坐交通工具时,如果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应当警惕是肺栓塞的先兆症状,及时就医。有肺栓塞家族史,长期服用避孕药或口服雌激素的女性,罹患肿瘤尤其是进行化疗放疗的肿瘤患者、肾病综合征患者,以及肥胖人群等都是肺栓塞的高危人群,平时要注意预防血栓形成。随着暑期出行高峰来临,洪城主任给出实用建议:01定时活动

乘车或者飞机每1-2小时要活动下肢,比如踮脚尖、双腿交替伸屈、脚趾抓握等动作,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血液出现高凝状态

02科学补水

建议每小时饮用100-200ml水,避免血液黏稠

03高危人群

建议高危人群可以穿戴医用弹力袜,通过改善局部的压力情况帮助静脉血液的回流

04应急处理

突发呼吸困难时立即平卧,保持气道通畅,旁边人要尽快拨打120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杨大坚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张华堂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诊治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炎、心脑血管病、狼疮性肾炎、多囊肾、IgA肾病、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等。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