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就到夏天了,西瓜、荔枝、榴莲、桃子、杨梅……各种甜滋滋的水果迎来理想赏味期,谁能忍住不炫上一口?但对有些人来说,这一口可能是“甜蜜陷阱”——有的人空腹大量食用荔枝后出现低血糖、还有人吃完杨梅后,双眼肿成了“悲伤蛙”,甚至有人喝完酒吃榴莲,结果被送进了ICU。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宋兴华副主任医师表示,夏季适量吃应季水果,不仅解渴消暑,还能补充多种人体必须的营养素,但切记要适量、且最好选择新鲜水果、多样化摄入。
而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水果性味分寒热温凉甘平。脾胃虚寒者需慎食过于寒凉的水果,以免损伤脾胃功能,导致消化不良、腹泻等健康问题。而对于热性体质的人来说,则避免过多食用热性水果,以防出现面部生疮、口干、大便干结等“上火”症状。
应季水果正当鲜,吃不对可能暗藏危险
近期《长安的荔枝》剧集热播,让本就是夏季水果界“顶流”的荔枝再添一把火。但日前也有媒体报道,有市民过量食用荔枝后,次日睡醒出现头晕不适、持续性鼻出血等症状,到医院竟被诊断为“荔枝病”。
吃荔枝会得“荔枝病”?宋兴华医生介绍,荔枝病其实是一种低血糖症,通常是在空腹大量食用荔枝时发生。“荔枝的甜味主要来自果糖,当人体短时间内食用大量荔枝,血液中积聚过量果糖,转化酶来不及将其完全转化为葡萄糖。高浓度果糖会刺激机体分泌大量胰岛素,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急剧下降,从而引发低血糖症状。”
“因此荔枝虽然美味,但建议成人每天吃荔枝不要超过300克(约10-15颗),儿童每天建议不超过100克(约5-6颗),最好在饭后半小时食用。” 宋兴华医生说道。
除了空腹过量食用荔枝会导致“荔枝病”外,也有媒体报道,有市民喝酒后吃榴莲导致住进了ICU。
住在广州的张珂爱吃榴莲,昨天吃完晚饭后一口气吃完了半个又被朋友们约出去喝酒,平时酒量不错的他在喝了几瓶酒后居然出现了心慌、头晕、呕吐站立不稳等症状,朋友立刻拨打了120将其送往医院治疗。
宋兴华医生表示,榴莲中含有的硫成分可使人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大大减弱,而乙醛脱氢酶对清理酒精毒素至关重要,因此增加了酒精中毒的风险,“中医的观点也认为,榴莲和酒同属热燥,同食可能存在健康风险。建议吃完榴莲后至少间隔8小时以上再饮酒,以减少不良反应的风险。”
当然日常生活中,因为食用水果需要住院的情况并不常见。更让大家困扰的是,在夏季食用这些糖分含量比较高的水果出现“上火”症状。对此,宋兴华医生提醒,在品尝夏季水果的同时,搭配一些清热泻火的食物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比如吃荔枝时,适当喝点盐水、凉茶或绿豆汤,能起到一定的降火作用。
水果品尝时机要选对,适量最可贵
一段时间以来,网上除了关于吃什么水果有争议外,什么时候吃也引发不少关注,空腹吃水果伤胃”、“饭后吃水果影响消化”……这些说法有道理吗?
“这些说法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水果的食用时间确实有讲究。” 宋兴华医生表示,从中医角度来看,水果性味分寒热温凉甘平。寒凉类:柑、橘、菱、荸荠、香蕉、雪梨、柿子、西瓜等,体质虚寒的人要慎食或少吃;温热类:枣、栗、桃、杏、龙眼、荔枝、葡萄、樱桃、石榴、菠萝等,体质燥热的人食用要适量。
水果属于生冷食物,对于脾胃功能较弱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小孩或本身有消化道问题的人,
空腹食用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部不适。此外,也不推荐饭后立即吃水果,可能导致老年人便秘,建议饭后1-2小时再享用水果,以促进消化与吸收,维护肠胃健康。
夏季养生,中医食疗帮你忙
除了吃水果夏季消暑外,宋兴华医生特意推荐了几款适合夏季的养生食疗方:
莲子圆肉太子参猪心汤
莲子60克,圆肉15克,太子参30克,猪心1个。将莲子、圆肉、太子参浸泡后,与猪心一同炖煮1小时。
此汤具有清心火、养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心火旺盛、失眠多梦的人群。汤中莲子健脾养心,圆肉补血安神。
太子参滋补元气,猪心补心安神。此汤对于心血不足、脾虚所致的心悸、失眠等症状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苦瓜黄豆煲排骨汤
苦瓜、黄豆各50克,排骨150克。将食材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炖煮1小时。加盐调味。
此汤具有清暑除热、明目解毒的功效,适用于夏季暑热烦渴、目赤肿痛的人群。汤中苦瓜清热解暑。
黄豆富含营养,排骨补钙滋阴。此汤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解毒排毒的作用,适合夏季消暑解渴。
生地黄玉竹煲猪脚
夏秋季时用生地黄玉竹熬汤。中药材生地黄有滋阴、散血、生津止渴之功;玉竹有养阴润燥、解渴生津止渴的功能。
中医学还觉得生地黄滋阴而不腻,而玉竹质润味甘之,这特别是在合适南方地区夏季的炎热。
另外现代科学又发现玉竹含有的铃兰若式具备轻微的清脑功效,对改进心肌缺血合理。合而煲猪脚,养阴润燥、清热解毒生津止渴。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