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慢病(络病)防治中国行”暨长沙市2025年络病学术会顺利举行。本次会议聚焦失眠、抑郁两大主题,分享临床诊疗策略与新研究进展,推动中西医结合在精神神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与发展。会上,湖南省人民医院梁力晖教授作了题为《老年失眠障碍的特点与临床诊疗》的学术报告,对老年失眠障碍的特点、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解读,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
梁力晖教授指出,睡眠是生物体基本的生命过程,对维持机体代谢、神经修复、心理及免疫调节至关重要。然而,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睡眠结构发生显著改变:深睡眠和快速眼动期睡眠会逐渐减少,浅睡眠比例增加,睡眠质量降低。《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睡眠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睡眠障碍发生率高达%,其中50岁以上人群半数以上睡眠不足8小时,60岁以上老年人睡眠质量自评低。
梁教授分析指出,老年人失眠的成因涉及生理、病理及药物等多重因素。生理层面,浅度睡眠随年龄增加而延长,快速动眼相及慢波睡眠(组织代谢恢复的核心)却随年龄增加而比重减少;病理层面,慢性疼痛、呼吸系统疾病、胃肠道问题、泌尿系统问题等都可能增加失眠的风险;药物层面,除作用于精神系统的药物外,β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等都可能引起老年人失眠问题。此外,不良生活习惯(如白天过度睡眠、睡前摄入咖啡因)会进一步加剧睡眠障碍。
针对老年人失眠的治疗,梁力晖教授建议采取综合治疗策略,结合非药物干预和药物治疗。非药物干预方面,睡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包括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刺激控制疗法、睡眠限制疗法)。同时,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睡前兴奋、营造舒适睡眠环境等良好生活习惯也至关重要。药物治疗则需权衡疗效与风险合理应用,警惕长期和大剂量使用镇静催眠药引发的反跳性失眠、宿醉效应、成瘾性/依赖性等副作用,依据指南建议遵循“按需治疗”和“小剂量间断给药”原则,尤其对老年患者可考虑中药或中医非药物疗法。
随后,梁教授重点介绍了“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理论”指导下研制的创新中药益肾养心安神片在老年失眠治疗中的应用。该药以“益肾健脑、养心安神”为核心治法,组方融合炒酸枣仁、制何首乌、桑椹、百合、丹参、灵芝等10味中药,诸药合用,既能滋肾填精、养心安神以固元神之本,又可清热除烦、静心安神以助识神之用。一项纳入480例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显示,益肾养心安神片在提高睡眠质量、改善失眠症状及躯体症状方面效果显著。
此次学术会议为老年失眠障碍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对提高老年人睡眠质量、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有望为老年失眠患者带来更多有效的治疗手段,让老年人享受健康、安稳的睡眠。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声明:本文由“广州市财媒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内容仅代表广告宣传,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擅长领域:擅长肾病综合征、慢性马兜铃酸肾病、糖尿病肾病、 IgA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等肾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 疑难病。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