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告诉父亲少做一件事,护肝护脾还有利于血糖

2025-06-09 10:13:54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不少父亲都有喝酒的小癖好,尤其是夏天到了,天一热,喜欢喝点小酒解乏或聚会助兴。但从中医的角度看,酒这东西,不仅伤肝,还伤脾,脾伤则可能导致血糖波动,不利于血糖管理。

不少父亲都有喝酒的小癖好,尤其是夏天到了,天一热,喜欢喝点小酒解乏或聚会助兴。但从中医的角度看,酒这东西,不仅伤肝,还伤脾,脾伤则可能导致血糖波动,不利于血糖管理。特别是夏天常喝冰镇的啤酒,真真是脾脏的大敌!

在父亲节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从中医智慧出发,为父亲解开酒精伤身的密码,文末还有减少酒精伤害的小妙招,记得分享给父亲。

夏季贪杯,湿热夹击

进入夏季,气候炎热、雨水较多。这个时候脾胃易受内外邪气侵扰,导致功能失调。

酒性辛、甘、大热,当外界的湿热与饮酒内生的湿热内外呼应,更容易侵犯脾胃。夏季人体阳气浮越于体表,中焦脾胃的阳气反而可能不足。此时脾胃本就脆弱,再受酒的湿热攻伐,损伤更重。

更危险的是,很多人夏天喜欢喝冰镇酒水,寒凉之性会凝滞气血,困遏脾阳,使脾的运化能力进一步下降,湿浊内生且难以排出,形成更难解的湿热瘀阻。

酒是如何伤害脾的?中医揭示伤脾机制

酒伤脾,其过程可归纳为三步:

辛热助火,灼伤脾阴:酒的辛热剽悍之性,如同烈火,会灼伤脾胃的津液。导致胃火亢盛,出现口干口苦、多食易饥等“燥热”症状。阴液是脾运化的基础,阴伤则燥热内生,扰乱运化环境。

饮酒生湿,困阻脾阳:过量饮酒,远超脾的运化能力,就会酿生湿浊。脾的特性是“喜燥恶湿”,湿邪是脾大的天敌。湿邪粘滞,脾阳被湿邪困住,就像引擎被淤泥堵塞,动力全失。

湿热相搏,壅滞中焦:酒的热性与生湿之性结合,形成顽固的湿热邪气。湿热如同“油裹面”,胶着难解。湿热之邪弥漫、壅滞于中焦脾胃,进一步阻碍气机升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导致食物无法有效转化为精微(气血津液),反生“浊邪”(痰湿、瘀血);水液代谢障碍,内湿更盛,脾运化乏力,形成“湿困脾,脾虚生湿”的恶性循环。

长期过量饮酒会影响脾的运化,容易导致脾虚。

从脾虚到血糖升高:不可忽视的代谢危机

世界卫生组织《酒精与健康全球报告》显示,每日饮用500ml啤酒可使糖尿病风险增加23%。令人震惊的是,临床研究发现:普通啤酒的升糖指数(GI值)高达89,远超白糖(GI值65),这种被低估的“液体面包”正在悄然侵蚀着喝酒人群的血糖健康。

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负责运化水湿和水谷精微,是气血生化之源。中医认为,脾的升清、运化、统血等功能都归于气的能力,脾的络气亏虚在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脾络亏虚则运化无力,当脾的运化功能失常:

1. 食物无法有效转化为精微物质,反而产生“浊邪”(痰湿、瘀血);

2. 精微物质中“糖分”的输布依赖于脾的升清散精功能。脾虚运化无力,则血糖壅滞于血脉之中;

3. 湿聚成痰,痰湿互结,阻滞气机,加重精微物质的输布障碍。

这解释了为什么单纯降糖往往治标不治本——恢复脾的运化功能才是稳定血糖的根本之道。

通络调脾,管理血糖:给父亲的养生方案

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通络、养精、动形、静神)中的通络理论指出,长期过食肥甘厚味是目前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肥胖等疾病的重要诱因。醇酒厚味,辛辣香燥,易损伤脾胃。饮食有节有助于通脾络、健脾胃。

夏季饮食,可将荷叶、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等祛湿类食材用于菜肴制作。除此之外,山药、山楂等具有健脾作用的药食同源食材也可以相互搭配,用来提升效果。如若对食物的四气五味拿捏不准,不妨使用具有中医药背景的正规企业所生产的保健食品,用来管理血糖。这些产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专业的组方配伍,使用现代科技将中药材的有效成分保留萃取,相比没有专业知识所自制的食物,效果更加有理有据。

譬如含有绞股蓝、山楂、山药、乌梅、桑椹、桑叶6种中药材成分的津力旺饮料,它具有调节血糖的作用。这款在中医络病理论以及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指导下研发的植物饮料,它从“从脾论治”血糖管理的角度出发,以益气养阴、健脾运津为原则,通过将中药材精妙配比,通脾络,运脾津,进而达到调节血糖的目的。为父亲们提供了一款夏季健康饮品的新选择。

父亲爱喝酒,几句叮咛送给他

1. 控酒有度,智慧饮酒

非必要不喝酒,若实在需要饮酒,严格控制量:一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不超过15g(15g酒精相当于酒精含量4%的啤酒450ml、酒精含量4%的葡萄酒150ml、酒精含量38%的低度白酒50ml、酒精含量52%的高度白酒30ml);

每周饮酒不超过2次;

不喝冰镇酒水,远离冰啤酒;

喝酒时不要喝碳酸饮料,不吃辛辣食物以及腌制品。

2. 饮酒前后这样做

喝酒前先吃些主食,保护胃黏膜;

喝酒期间勤喝温开水、柠檬水,促进酒精排出;

喝酒期间多吃绿叶蔬菜、水果,蔬果中的维生素有助于酒精分解;

喝酒后要避免熬夜,给肝脏足够时间分解酒精,切忌使用“浓茶”醒酒。

3. 良好习惯,助力健康

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摄入,多食蔬菜水果和粗粮;

规律作息:研究显示,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出现胰岛素抵抗的风险会增加倍;

适度运动,推荐中华通络操,既能锻炼身体,又能疏通络脉;

保持平和心态,有助于疏肝解郁,改善中焦运化。

父爱如山,而山的稳固需要健康根基,这个父亲节,用行动表达关爱——一句“少喝酒”的叮咛,一杯津力旺的关怀,都是对父亲深沉的爱。愿天下父亲在夏日里拥有清爽的身体,在岁月中保持稳健的步伐!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声明:本文由“广州市财媒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内容仅代表广告宣传,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 魏书航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 容星耀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