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聚餐,控糖人群常面临“甜蜜困恼”,为什么聚餐容易“爆糖”?
一是因为高碳水聚集:中式宴席以主食为核心,精制碳水化合物在餐桌上占比较大,高GI食物集中摄入,短时间内血糖负荷(GL)飙升;二是进食顺序混乱:先吃主食或甜食,血糖迅速爬升,而正确的进食顺序能延缓糖分吸收;三是“伪健康”陷阱:许多看似健康的食物,实际升糖速度远超想象。
聚餐中的“伪健康”升糖陷阱
看似健康选择,其实暗藏危险
1. 鲜榨果汁
误区:很多人认为果汁比碳酸饮料健康,但榨汁过程中部分膳食纤维反而流失,同时破坏了水果细胞壁,使果糖、葡萄糖等单糖释放为游离糖,消化吸收速度加快,升糖速度显著快于完整水果。不如直接吃水果同时搭配上坚果可延缓糖分吸收。
2. 蔬菜沙拉
误区:看似低卡又健康,但常因沙拉酱(如千岛酱、蜂蜜芥末酱)含有大量添加糖,再搭配上面包丁、水果干等隐形高碳水食材,导致升糖负荷大幅增加。
即食燕麦片/谷物麦片
误区:燕麦常被推荐为“控糖食物”,但即食燕麦经过深度加工,膳食纤维保留率低,升糖指数远高于传统燕麦粒,加工越精细,升糖越快。
看似高油食物,反而控糖友好
1. 黑巧克力(可可含量>70%)
误解:巧克力被认为高糖高脂,但高可可含量(含多酚类物质)可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同时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虽含少量蔗糖,但整体碳水化合物含量低,适量食用反而有助于血糖稳定。
全脂酸奶(无添加糖)
误解:有人担心乳脂影响血糖,但脂肪和蛋白质能延缓糖分吸收。天然乳糖含量低,且发酵过程中部分乳糖转化为乳酸,进一步降低升糖负荷。
3. 坚果(如杏仁、核桃)
误解:坚果热量高,被认为不适合控糖,却不知其富含的健康脂肪、蛋白质和纤维,三者共同作用使坚果的升糖负荷极低,餐后适量食用几乎不引起血糖波动。
理想进食顺序:让血糖“慢动作”上升
膳食纤维 → 蛋白质 → 吃主食
先吃膳食纤维(炒芹菜、炒西兰花)→ 膳食纤维提前占据胃部空间,且能在肠道形成黏性物质,包裹碳水化合物,延缓其消化吸收
再吃蛋白质(清蒸鱼、白灼虾)→ 蛋白质能够刺激胰岛素分泌,且消化时间长,可增加饱腹感,减少主食摄入。
吃碳水(红薯、荞麦面)→ 能降低其摄入量,且因胃内已有食物,会使主食消化吸收变慢,减少血糖波动。
从中医视角看聚餐控糖
中医认为血糖异常与脾运失健有关,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精气都依赖脾的运化功能,若脾运失常则水谷精微输布失常,膏脂壅滞,就会引起血糖异常。
聚餐宜选健脾食材
【主食类】
山药小米粥:山药补脾气,益气养阴,小米色黄入脾,二者相合既补脾气又养脾阴。
芡实莲子粥:芡实补脾祛湿、益肾固精,莲子健脾止泻、清热生津,同时还具有宁心安神的功效,对于健脾的同时还有助于改善睡眠问题。
【荤菜类】
陈皮鲫鱼汤:鲫鱼健脾利水,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二者配伍既补脾又防滋腻。
胡椒猪肚鸡:猪肚“以形补形”,胡椒温中散寒,鸡肉补益气血,三者共奏温补之效。
【素菜类】
白扁豆:健脾化湿、补气和中,尤善调理脾虚湿盛。
莲藕:生藕消瘀清热、除烦解渴,熟藕益胃补气血,生熟异功养脾土。
【饮品类】
自制健脾饮:可选用药食同源成分,按照自身体质合理配伍。
绞股蓝性味苦、凉,归肺、脾、肾经,益气健脾,化浊祛痰;山楂性味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健脾开胃、消食化浊;乌梅性味酸、涩、平,归肝、脾、肺经,敛脾精,生津止渴;桑椹性味甘、酸、寒,归心、肝、肾经,滋阴润燥……
想要方便一点的,也不妨直接选择以岭健康通络调糖的津力旺植物饮料,从以脾论治的角度出发,精选了绞股蓝、山楂、山药、乌梅、桑椹、桑叶6味药食同源成分,遵循“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通脾络,运脾津,益气养阴,每日一罐,有助于调节血糖,助力我们聚餐时的血糖管理!
忌食伤脾类食物
冷饮:冷刺激抑制脾胃功能,加重糖代谢障碍。
过度甜食:奶茶、奶油蛋糕等滋腻碍脾。
油炸食品:滋生湿热,大量的油脂更是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
餐后还可适度活动,以动助脾,促进消化。适当休息后,慢走散步有助于加强脾胃功能,减少糖脂堆积。
控糖不是“苦行僧”,而是智慧选择。拒绝伪健康陷阱,掌控进食顺序,搭配中医健脾思路,减轻身体负担,让每一口美食都成为“滋养”而非“负担”—— 科学控糖,才能真正享受聚餐的人间烟火气!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声明:本文由“广州市财媒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内容仅代表广告宣传,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衰竭;尤其是在膜性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方面有独到见解;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内科常见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精于血液净化相关治疗技术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