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学生患者占比50%!青少年抑郁高发需警惕

2025-04-16 14:14:21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近年来,青少年抑郁问题引发广泛关注。《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调查数据显示,抑郁症发病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为15%-20%;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50%为在校学生,其中41%曾因抑郁休学。

近年来,青少年抑郁问题引发广泛关注。《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调查数据显示,抑郁症发病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为15%-20%;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50%为在校学生,其中41%曾因抑郁休学。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焦虑与困惑。为什么本该朝气蓬勃的青春年华,却成为抑郁的“重灾区”?答案或许藏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多重压力中。

学校:学习高压下的“情绪风暴”

应试教育的“内卷陷阱”:在“唯分数论”的教育体系下,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被卷入激烈的竞争中。熬夜刷题、周末补课、排名焦虑……长期高压不仅透支体力,更让许多孩子陷入“成绩不好=人生失败”的思维定式。

师生关系的“情感断层”:部分教师因教学压力,更关注成绩而非学生心理健康。严厉批评或忽视学生情绪,容易让敏感的孩子产生“不被认可”的挫败感。长期得不到情感支持的学生,更容易陷入低自尊甚至排斥学校的恶性循环。

校园里的“隐形欺凌”:比起身体冲突,语言嘲讽、孤立排挤等“软暴力”更易被忽视,但却实实在在会对孩子的心理和精神造成伤害。许多孩子因害怕被孤立而选择沉默,长期压抑的情绪终演变为抑郁。

家庭:爱的缺失与过度控制的矛盾

“空心家庭”与情感饥渴:父母因工作疏于陪伴、离异家庭的情感断裂、过度控制或放任不管……这些家庭环境都可能成为抑郁的温床。数据显示,留守儿童抑郁检出率达%,而父母教育方式不当(如过度严苛或溺爱)则加剧了孩子的心理脆弱性。

期望过高与自我价值崩塌:“必须考第1”“必须上名校”的高压目标,让许多孩子陷入“自我否定”的深渊。当现实与期待差距过大,部分学生会陷入“我是否被爱,完全取决于成绩”的思维陷阱,终导致情绪崩溃。

沟通断层与“情绪黑洞”:许多家庭缺乏有效沟通,孩子无法倾诉烦恼,父母也难以察觉情绪异样。青少年抑郁普遍存在“难以识别、描述自身情绪”的问题,而家庭若无法提供情感支持,只会让问题雪上加霜。

社会:网络时代的精神“围城”

社交媒体的“完美幻象”:社交媒体上的“人设竞争”加剧了青少年的焦虑。朋友圈的“光鲜人生”、短视频的“成功学”误导,让许多学生陷入“我是否足够好”的自我怀疑中。

减肥与外貌焦虑的“精神绑架”:“瘦即是美”的社会风潮,尤其让青春期女孩深受其害。过度追求身材可能导致心理压力激增,甚至引发饮食失调或自伤行为。

“空心病”——价值观的迷失:在物质丰富但精神贫瘠的时代,部分青少年因缺乏人生目标而陷入“空心病”。他们看似优秀,却对生活失去热情,陷入“活着但无意义”的虚无感,导致抑郁的发生。

多方合力,为青春“解压”

学校:需重新定义教育目标,从单纯追求成绩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减少机械刷题、优化课程结构,增加艺术、体育等综合素质课程,帮助学生在压力中找到平衡。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常态化课程,通过正念冥想、情绪管理技巧等实用方法,教会学生识别和调节负面情绪。

家庭:父母需放下“必须完美”的执念,转而关注孩子的努力过程而非结果,通过倾听而非说教,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每周留出专属陪伴时间,如共进晚餐、散步或共同参与兴趣活动,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与支持。

社会:需打破“成功学”对青少年的裹挟,倡导“平凡但幸福”的生活理念,减少对外貌、成绩的过度评判。社区和学校应普及心理健康服务,如提供免费心理咨询、培训专业心理教师,让青少年在遇到情绪困扰时能及时求助。同时,媒体和公众人物应传递积极价值观,为青少年营造更宽松、多元的成长环境。

科学用药:若情绪问题持续影响生活,可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药物治疗。例如临床常用的创新中药解郁除烦胶囊,该药由半夏厚朴汤和栀子厚朴汤化裁而成,既能改善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也能缓解抑郁引起的多种身体不适症状,比如情绪低落、心绪不宁、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头晕耳鸣、咽喉异物感、胸口堵胀感等。一项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样本量达560例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主要证候为气郁痰阻、郁火内扰证的抑郁伴焦虑患者,解郁除烦胶囊可显著降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改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状态、缓解躯体症状,且安全性好。

抑郁不是“软弱”,而是需要被看见的“心身疾病”,是社会、家庭、个人共同面临的挑战。唯有多方携手,才能为青春卸下无形的枷锁,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自由呼吸。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声明:本文由“广州市财媒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内容仅代表广告宣传,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39热文一周热点
推荐专家更多
  • 王如太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擅长领域:对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小球肾炎、lgA肾病、肾盂肾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多囊肾等常见病等有丰富临床经验。

  • 魏书航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