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为肿瘤医学科研添动力!2024 CCHIO丨科技奖励主题会场成功举办

2024-11-20 14:37:46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11月17日,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科技奖励主题会场在古都西安召开,旨在帮助更多肿瘤医学科技工作者拓宽科研思路,助力科研水平的提高。

11月17日,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科技奖励主题会场在古都西安召开,旨在帮助更多肿瘤医学科技工作者拓宽科研思路,助力科研水平的提高。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石汉平教授主持。

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科技奖励主题会场


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石汉平教授主持。

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王瑛教授进行致辞。王瑛副理事长指出,科技奖励对提高我国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激励科技人员勇攀科技高峰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希望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向获奖者学习,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潜心研究未来。协会也将努力把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和科学家奖办成具有鲜明特色、广泛影响力的品牌奖项,为推动我国肿瘤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石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建强先生进行致辞。他指出,石药集团深感荣幸能支持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的设立,并独家支持此奖项5年之久。石药集团始终致力于肿瘤药物的研发与创新,将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不断提升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为肿瘤学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为患者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主题报告 【科技奖励主题会场】

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王瑛教授

王瑛教授做了《助推科技创新、助力人才成长——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青年科学家奖的发展与创新》报告。介绍了奖励的基本情况、评审流程、奖励日程等,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历经11届评审,推荐单位持续扩容增至471个,其中新增合作的医学高校129所。申报项目数量大幅提升,至2024年增至184项,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科学家奖已表彰80位杰出青年科学家,并对获奖项目特点和获奖者进行了分析。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和青年科学家奖,在发展中持续创新与改进,为推动肿瘤医学领域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大力培育杰出人才,为肿瘤学科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上海市东方医院周彩存教授

上海市东方医院周彩存教授分享了《如何更好地展示研究成果》。他指出,科研成果展示形式多样,如会议演讲、论文发表及科技成果奖申报等,其中临床前瞻性研究是转化研究的基石,转化研究结果是后续临床研究的前提与保证。周教授以自己团队的EGFR突变肺癌治疗研究成果为例,强调科研成果展示需图文并茂,数据详实,评价客观。研究团队在选择方向上持之以恒,与时俱进;确定团队上优势互补,谨慎单独;整理材料上了如指掌,注重细节;凝练提高上强调创新,不断修改;提前准备上摩厉以需,水到渠成。周教授的分享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展示策略与实战经验。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曾木圣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曾木圣教授带来了《EBV相关鼻咽癌研究分享:从基础研究创新到应用技术突破》。曾教授深刻揭示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技术的转化路径。他强调,面对EB病毒相关疾病,尤其是鼻咽癌这一全球健康挑战,首先“定目标”和“找问题”至关重要。其次,奠基础。曾教授不仅提出了鼻咽癌前病变的EBV易感窗口期假设,还建立了高效的体外感染模型,发现了新的病毒受体,为疫苗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随后,创技术。他创新多受体协同EBV感染新理论,发现疫苗理想免疫原,并成功建立了全人源抗体库,鉴定了多种EB病毒抗体,并研制出先进的疫苗平台。最后,促转化。这些基础研究成果被国际病毒学教科书收录,候选疫苗也成功转化为实际应用,不仅为防治EB病毒相关疾病提供了有力支持,更彰显了科学探索对人类健康的重大贡献,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一舟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一舟教授分享了《聚焦临床难题,形成系列研究》。江教授从个人开展的“三阴性乳腺癌耐药机制和预后模型”的研究出发,对早期研究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他指出,医学研究首要任务是找到核心临床问题,进而提出科学问题、建立科学假设,并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在此基础上,寻找临床出口,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并不断推进转化研究,最终形成成体系的系列研究。江教授认为,在医学研究中,战略上应聚焦临床难题,形成系列研究;战术上则需保持热爱、努力和坚持的精神,这样才能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陈大卫教授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陈大卫教授带来了《青年肿瘤医生成长经历分享》。陈教授以年轻医生的视角分享了他的成长经验,并表示青年肿瘤医生应从年龄、学历、职称和指标的完成出发,并合理选择学习型或资源型策略,以更好地规划个人发展路线。陈教授强调,在科研之路上,扎实基本功、明确目标方向、全情投入、持之以恒,是推动研究深入与优质的关键。青年肿瘤医生应整合更多资源,不断提升自我,才能成为更优秀的肿瘤研究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振宁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振宁教授介绍了《胃癌转移诊治研究历程分享》。王教授表示,自1960年该院肿瘤科率先建立胃癌专题研究机构,至1990年总结1477例早期胃癌特点,发表国际领先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王教授强调,“带头人”的临床技能与科研思维、“理念”的先导作用、“传承”与“积淀”的内涵与基础、“人才”的培养以及团队的“团结”与“协作”,均为学科发展的关键。总之,通过传承积累、夯实基础,科室才能在胃癌转移诊治研究中不断前行,拥有坚实的临床实力与卓越的科研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为肿瘤学科发展贡献重要力量,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多希望。

本次会议彰显了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获奖项目和青年科学奖获得者的杰出成就和科研经验,更是照亮广大肿瘤医学科技工作者未来创新之路的明灯,为肿瘤医学科研增添了新的动力,激励了广大肿瘤医学科技工作者持续学习,勇于探索,为推动我国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不懈奋斗,为患者带去更多的生命之光与希望之种。

(文/图:中国抗癌协会)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孙彩珍主治医师杭州种福堂中医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治疗肿瘤、肝硬化等疑难病。30年来,已接诊40万余人次肿瘤、肝硬化病人,自成一派。独创“解郁、通络、软坚、排毒”的孙氏疗法,使许多濒临死亡患者获救。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名医学术研究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中西医肿瘤防治技术创新联盟副会长、杭州市民间中医药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杭州种福堂中医医院院长、杭州艾克中医药肿瘤门诊部主任;参与编著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肿瘤临证指要》专著,主编80万字的《周超凡临证用药经验集锦》 ;每年定期为浙江省内各地抗癌协会会员授课,是第三届百名医学家峰会特邀嘉宾。

  • 陈高峰主任医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擅长领域:专业从事各种肿瘤中医药治疗、化疗、粒子植入、氩氦冷消融疗法、热疗、靶向治疗、经皮化学消融疗法、射频消融治疗、介入治疗、生物免疫治疗等。对肺癌、肝癌、大肠癌、乳腺癌、鼻咽癌、胃癌、淋巴瘤等各种实体瘤疗效显著。

  • 金军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中西医诊治内科疾病,尤其在肿瘤疾病如: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大肠癌、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鼻咽癌等及内科疑难杂症方面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