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端午假期的第二天,南京和镇江交界的九连尖迎来了众多热爱大自然的户外运动爱好者。然而,在当天超过30度的高温与闷热的环境下,一名女子不幸因中暑离世。这一消息让我们深感痛心,也再次提醒我们,在高温天气下,户外活动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一、高温预警频发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天气变得越来越频繁,且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我们时常会看到高温预警的发布。
在高温预警期间,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高强度的运动,如徒步、登山等。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确保自己的安全。
二、认识中暑与热射病
1.中暑,是我们在高温天气下常听到的一个词汇。
它是因为人体在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出现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导致水电解质失衡而引起的。
中暑的症状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大量出汗、体温升高等。
2.热射病,是中暑的一种严重类型,也被称为热射病性高热。
热射病会导致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完全丧失,体内热量无法散发,从而引发高热、无汗、意识模糊、抽搐甚至昏迷等严重症状。
三、高温天气下,如何预防中暑?
1.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尽量避免在中午时分进行户外活动,选择清晨或傍晚时分进行,可以避免高温的侵袭。
2.做好防晒措施:涂抹防晒霜,佩戴宽檐帽和太阳镜,穿着轻便、透气的衣物,可以有效地减少太阳直射对皮肤的伤害,降低中暑的风险。
3.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随身携带足够的水和电解质饮料,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在高温天气下,人体容易出汗,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流失,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4.注意休息和降温:在户外活动时,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如果感到不适或体温升高,应立即停止活动,找到阴凉处休息并降温,也可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喝冷饮或扇风等方式来降低体温。
四、中暑急救措施
如果不幸中暑,我们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帮助其散热。
2.给予患者适量的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以补充体内失去的水分和电解质。
3.用湿毛巾擦拭患者的身体,帮助其降低体温。
如果患者症状严重,如意识模糊、抽搐等,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在高温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时,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通过了解中暑和热射病的相关知识,掌握防范措施和急救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高温天气带来的风险,享受愉快的户外生活。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