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句俗语“十人九痔”,大家都听说过,这是夸张的说法吗?其实这个说法还真的不夸张。有数据显示:我国18周岁以上(含)城乡居民肛肠疾病患病率高达%,其中痔疮为常见的肛肠疾病,患病率为%,而痔疮患病人数更是占所有患肛肠疾病人数的%。由此可见,痔疮这个疾病真的非常普遍。
为啥会长痔疮?
曲靖东大中医肛肠医院肛肠科郭主任介绍,痔疮看似是一个简单的疾病,但其病因却一直没能完全明确,致病原因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而目前常被提及的有两类原因为:肛垫下移学说和静脉曲张学说。
“肛垫下移学说”认为:肛管内侧有一个环状血管垫,被称为肛垫,是由丰富的静脉血管网、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组成,起着闭合肛管、控制排便的作用。排便时,肛垫会受到向下的压力,被推向下,排便后再收缩回肛管。当肛垫的弹性回缩作用减弱后,则发生充血、下移并增生肥大,久而久之形成了痔疮。
而“静脉曲张学说”认为:肛垫里有丰富的静脉,学术上称为静脉丛。这些静脉丛比较特殊,不仅内部没有静脉瓣,位于在腹盆腔的低处,而且周围的组织松弛,这就使这些静脉丛很容易充血、瘀血,然后又因为静脉壁承受着压力,时间长了就形成静脉曲张。如果再有长期坐立、便秘、怀孕等这些因素,导致静脉曲张,痔疮就更容易发生了。
其实总结起来生活中诱发痔疮的因素为:
★ 不良的排便习惯:排便用力、长时间排便等;
★ 饮食习惯:低纤维饮食;
★ 长期保持一种动作,如久站久坐等;
★ 慢性疾病:长期腹泻或便秘,慢性心脏病或肝脏疾病;
★ 其他:经常抬重物,妊娠,肥胖等。
得了痔疮都有哪些症状表现?
患上通常会有便血、痔脱垂、疼痛等表现。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又可将痔疮分为四个分期:
Ⅰ度,排便时经常出血,便后会很懂事地停止便血,不敢擅自脱出肛门,存在感仅限于出血。
Ⅱ度,排便常有便血,偶尔脱出肛门,但仍懂得自己“回家”。
Ⅲ度,偶有便血,排便、久站、打喷嚏时都会瞬移到肛门口,只有患者用手恭恭敬敬把它送回去才行。
Ⅳ度,偶有便血,常有黏液挂在身上,几乎不回家,像“流浪汉”一样在肛门口徘徊。
如何预防痔疮?
想预防痔疮,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不要久坐久站,每半个小时走动一下,可以换个小杯子喝水,水喝完了,就不得不去接水,既走了两步又接了水;
2、合理膳食,肉蛋蔬果比例恰当,保证足量纤维素使大便松散,避免大便干燥;
3、上厕所时间不要过久;
4、多做提肛运动锻炼收缩肌肉,能避免静脉淤积,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顺畅排便;
5、专注“菊部”卫生,“菊部”细菌较多,且难以通风透气,常常潮湿,要注意清洁,防止破溃诱发痔疮。
得了痔疮该如何治疗?
药物治疗。通常选择内服药物和外用一些栓剂、膏剂和洗剂进行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如果痔疮症状太严重,药物治疗皆欠佳,就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了。目前手术多采用微创手术,微创技术具有创口小,恢复快,术后不易复发等特点。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声明:本文由“广州市财媒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内容仅代表广告宣传,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