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的报告,在高达16%的mRNA-1273疫苗接受者中出现了腋窝肿胀或触痛。
疫苗接种相关的反应性淋巴结病被认为是疫苗接种的一种局部不良反应,在接受COVID-19信使RNA(mRNA)疫苗后更为常见。与其他疫苗类似,mRNA疫苗依赖于抗原呈递细胞向区域淋巴结的迁移来引起细胞(T细胞)和体液(B细胞)免疫反应。与基于蛋白质的疫苗相比,mRNA疫苗在淋巴结的生发中心引起更强大和快速的B细胞增殖,会进一步增加淋巴结病的发病率。两种有代表性的mRNA COVID-19疫苗,mRNA-1273疫苗(Moderna)和BNT162b2疫苗(Pfizer-BioNTech)可诱导宿主免疫细胞产生抗原,而减毒病毒载体ChAdOx1 nCoV-19疫苗(AstraZeneca)诱导免疫反应机制。根据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的报告,在高达16%的mRNA-1273疫苗接受者中出现了腋窝肿胀或触痛。
随着COVID-19疫苗供应的增加和更广泛的接种病人群体,我们预计更多的病人会在影像学上表现出亚临床淋巴结病变。一些报告已经通过乳腺造影(3%的COVID-19疫苗接种者)或PET/CT(1-45%的mRNA疫苗接种者)确定了COVID-19疫苗相关的淋巴结病。据报道,在BNT162b2疫苗和mRNA-1273疫苗的接种者中,分别有高达15%和57%的人在接种COVID-19疫苗后出现了腋窝淋巴结病的影像学相关征象。然而,关于这些影像学特征的时间变化和增大的结节保持不对称检测的时间,且对于在影像学上观察到的COVID-19疫苗相关淋巴结病的管理建议也缺乏共识。这种不确定性给临床医生和放射科医生带来了诊断上的迷惑,并进一步导致了不必要的活检和随访检查。
近日,发表在Rad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内,对mRNA和载体疫苗接受者进行了前瞻性地、纵向地COVID-19疫苗相关的腋窝US淋巴结病的评估,为疫苗的安全、规范化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本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在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期间进行。参与者为没有乳腺癌病史的无症状女性,且均接种了COVID-19疫苗。对表现出淋巴结病的女性进行了连续的随访US。评估了以下变量:皮质厚度、淋巴结数量、形态学和多普勒信号。使用线性混合模型评估了随访期间皮质厚度和淋巴结数量的时间变化。
接种疫苗组的91名患有淋巴结病的女性共接受了215次连续的US检查(平均年龄44岁±13岁)。51名参与者接受了载体疫苗(ChAdOx1 nCoV-19疫苗)和40名mRNA疫苗(BNT162b2疫苗[n=37]和mRNA-1273疫苗[n=3])。除了3名患者失去了随访,88名女性接受了连续的US检查,在中位数6周的间隔(范围,4-7周)观察到26%的女性(88人中的23人)腋窝淋巴结病完全缓解。49名女性在间隔12周(范围8-14周)进行随访,51%的女性(49人中有25人)观察到持续存在的淋巴结病。在随访期间,无论何种疫苗类型,皮层厚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P < .001);然而,接受mRNA疫苗的人的数值高于接受载体疫苗的人(P = .02)。
图 43岁的无症状女性患者,在接种mRNA COVID-19疫苗后出现单侧左腋窝淋巴结病变的US图像。左侧腋窝的轴位图像显示,在接种BNT162b2疫苗的第一周内,淋巴结肿大(箭头,箭头),皮质测量达7.7毫米(箭头)(A)。6周内(B)和12周内(C)的随访US图像显示腋窝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皮质的测量值分别达到5.7和3.4毫米(箭头)
本研究表明,US发现的COVID-19疫苗相关的腋窝淋巴结病变较多在接种疫苗后的头2周内发生,并常持续6周以上。临床医生和放射科医生应根据疫苗类型,了解淋巴结病变发生及消退的不同时间表谨慎地解释淋巴结病变的可能。
原文出处:
Su Min Ha,A Jung Chu,JungBok Lee,et al.US Evaluation of Axillary Lymphadenopathy Following COVID-19 Vaccination: A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tudy.DOI:10.1148/radiol.220543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