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北京非典后遗症患者将获健康管理 登记300多人

2010-09-08 09:37: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 据悉,登记在册的本市“非典”后遗症患者有300多人。目前,北京市体检中心已完成对这些患者的健康体检工作;同时,北京健康管理协会受市卫生局委托组织编撰了《北京市SARS后遗症患者健康知识读本》,初步完成了后遗症患者骨关节、呼吸系统评估体系的初步建立,特别是整合多方力量开发了“非典后遗症人员现场会诊系统”,首次实现“非典”后遗症有关疾病专家会诊工作信息化。

  北京市卫生局日前发布消息称,将对本市感染“非典”并出现后遗症的医务人员和社会人员进行持续健康管理。

  据悉,登记在册的本市“非典”后遗症患者有300多人。目前,北京市体检中心已完成对这些患者的健康体检工作;同时,北京健康管理协会受市卫生局委托组织编撰了《北京市SARS后遗症患者健康知识读本》,初步完成了后遗症患者骨关节、呼吸系统评估体系的初步建立,特别是整合多方力量开发了“非典后遗症人员现场会诊系统”,首次实现“非典”后遗症有关疾病专家会诊工作信息化。[相关专题 关注非典患者的新人生]

  据了解,“非典”后遗症指的是因为治疗与预防“非典”而留下的后遗症,主要是由于激素使用而留下的后遗症。2003年,北京突发“非典”疫情。为了抢救生命,激素类药物曾被大量用于“非典”紧急治疗,激素的副作用导致部分患者股骨头坏死。2004年,北京市政府对“非典”治愈者进行筛查,登记造册。

  登记在册患者:我们没有被遗忘

  现场探访

  马光辉、李朝东、王英、方渤……他们都是本市目前300余名登记在册的“非典”后遗症患者中的一员。从“非典”治愈后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在和肺纤维化、骨坏死等后遗症进行着持续的抗争。卫生部门将对“非典”后遗症患者进行持续健康管理这一消息,让他们充满期待。

  ■“非典”治愈后不久 双侧股骨头坏死

  望京医院是治疗“非典”后骨坏死疾病的市级定点医院。两周前,已经很久没来该院“报到”的马光辉,因为不舒服再次住进了骨关节三科的病房。昨天,老马见到记者时笑着说,他吃了骨科主任陈卫衡三年的免费汤药,现在很庆幸“胯骨轴”还是自己的。

  提起7年前“非典”时的那段经历,和很多“非典”患者一样,57岁的老马并不愿意去回忆。2003年闹“非典”时,老马很不幸,一家三口都染上了这个怪病,但他们又是幸运的,一家三口都相继被治愈。“我出院后没多久就上班了,可一个半月后,我的腿突然不能打弯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的老马开始四处求医,积水潭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十几家医院跑下来,老马最终被确诊为“非典”后遗症的一种——双侧股骨头坏死。和很多人一样,老马听到这个消息后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要保住自己的“原件”,能不手术就不手术。

  ■吃三年免费汤药 终于保住胯骨轴

  2004年,北京望京医院的骨关节三科主任陈卫衡在政府资金的支持下,利用多年治疗骨坏死的经验,开始为“非典”后遗症骨坏死的病人免费提供治疗的汤药。

  “我当时就想死马当活马医,没想到,吃了三年,胯骨轴保住了。现在已经进入了稳定期。”从他谈话中,记者可以听出老马是个有志向的人,但因为这个病让他失去了骄傲的心,开朗的老马言谈中虽有欢笑,但更多的还是生活的苦涩与无奈。

  ■政府想了不少办法 让他们感觉没被遗忘

  和老马一样,今年57岁、曾是针织厂司机的李朝东也有着不幸的遭遇。虽然他和妻子都经历“非典”死里逃生,但是双双都患上了后遗症——肺纤维化和骨坏死病。

  虽说李朝东夫妇现在都进入了政府免费治疗的大名单,但是,病痛的折磨和为今后生活的担心,以及两人从得病后就病退在家、以致每个月只有2000多元的收入,让他们无法再和普通家庭一样快乐地生活。

  医院说法

  进入名单患者 全部免费治疗

  据了解,2004年3月,北京市卫生局成立专家组,对“非典”后遗症患者开始进行系统治疗,首先接受治疗的是在“非典”救治过程中被感染的医务人员,他们的治疗费用和生活费用由各自所在的医院承担。非因公患者的公费治疗是从2005年7月开始,除了股骨头坏死,肺部纤维化和精神抑郁症也纳入了免费治疗的范围。而且指定定点医院对这些病人进行医治。

  北京望京医院就是这些指定医院中的一家。记者从该院骨关节三科主任、专门从事骨坏死疾病研究的陈卫衡教授处了解到,“非典”结束后,到他们医院来治疗骨坏死后遗症的病人有100多人,根据临床跟踪,大部分病人的病情目前稳定,只有少部分进行了关节置换手术。现在来住院的人越来越少了。陈主任表示,目前,对于进入卫生局大名单的患者他们都进行免费治疗。“这个大名单是动态的,有新病人随时会被纳入进来,不会漏掉不管。”

  在对这些病人医治过程中,作为医生陈主任也感到了患者精神层面的压力,很多人不愿意到医院来治病,就是怕其他患者知道他们曾经得过“非典”。为此,他们医院从2007年开始,在每个星期二的下午为这些患者开设了专病门诊。他发现这个门诊很有效,不少病人放弃了顾虑,专挑这个时候来医院看病,而且病友之间也成了朋友,他们经常可以在一起交流治疗的心得。陈主任表示,目前,他们医院对每一位骨坏死病人的每一期治疗都是有针对性的。病症轻的目前在吃中药,病情重的才需要住院。

  谈到对“非典”后遗症患者的系统健康管理,陈主任说,据他所知,卫生部门一直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比如,定期组织各医院的专家对病人的病情进行会诊,他们会选一个日子在一起讨论病情的发展和新的变化。以后是不是会发展对病患的专家现场视频会诊也未可知。陈主任说,“非典”后遗症患者的治疗需要完善的长效机制,卫生部门现在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同时,他也希望社会能给予“非典”后遗症患者更多的理解和关怀。

(责任编辑:徐琼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杨大坚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幸宇坚主任中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

  •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