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级卫监部门密切关注一次性餐具的安全状况。北京市卫监部门已发出通知,将定期对区内餐饮单位消毒餐具、一次性餐具的卫生情况进行检查。餐饮服务单位采购使用的消毒餐具、一次性筷子、塑料一次性餐具存在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将监督餐饮服务单位立即停止使用。发现有违反《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的,依法严肃处理。
人民网记者获悉,北京市工商部门近日委托北京市理化分析检测中心对北京市市场上销售的一次性餐盒进行了监测。监测报告已经报送至工商部门。
“毒餐盒”为何屡禁不止?
餐盒质量问题早在数年之前就已引起重视。1999年,国家经贸委曾下发6号令,要求淘汰发泡餐盒。2001年,国家经贸委先后发布《关于立即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紧急通知》、《关于餐饮企业停止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通知》。2005年,国家发改委又下发40号令,要求淘汰发泡餐盒。2009年1月23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国家标准《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从卫生、安全、使用性能等方面,对一次性餐盒做了明确规定,确立了餐盒行业的规范标准。
“毒餐盒”为何禁而不止?利益的驱使让部分餐盒生产企业和餐馆达成了默契。有媒体报道称,聚苯乙烯是塑料的化学名,食品级的聚苯乙烯价格高,一吨在1.2万元左右。受利益驱动,一些黑心厂家买来黑色废旧塑料生产一次性餐盒,一吨废旧塑料价格只要5000元左右。
部分餐馆,为了降低成本,自然愿意购买这种低价的毒餐盒。据《新京报》报道,北京市锦绣大地物流港2层数十家摊位销售各类餐盒,台面上摆放的餐盒多为四五角钱的透明可加热餐盒。然而一些商户从“隐蔽处”拿出的餐盒有一些不带任何标志,有的也标有“环保”、“降解”等字样,肉眼无法判断是否属于合格餐盒,只是摸上去比那些明面摆放的餐盒要更软、更薄一些,有的一捏还会裂开缝。价格也明显更便宜,最低的七八十元一箱(一箱800个餐盒),平均8分到1毛钱一个。
业内专家表示,一次性餐具质量安全问题由来已久,国务院和有关部委曾三番五次出台文件,可是仍然屡禁不止,而只有理顺监管机制,真正严格执法,才能管得住一个小小的餐盒。
(实习编辑:岑颖欣)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