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门”事件如同昨日刚刚发生,一转眼,由“家住武汉的三名女婴”引发的“激素门”事件又飘然而至。[相关专题 圣元奶粉被疑致女婴性早熟]
据媒体报道,这三名女婴疑因食用同一品牌奶粉,患上“外源性食物引起的性早熟”,4个月大的女婴不仅乳房已经发育,其雌激素水平竟已达到成年女性的水平,患婴父母均称小孩自出生就一直喝圣元奶粉。
8日晚,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表示卫生部已注意到相关媒体的报道,并已对此事进行关注。
从原奶被掺假、掺水、掺三聚氰胺等物质,到如今的激素催奶,奶业潜规则时时隐现于中国奶业的各个环节,挥之不去。
谁要杀死中国奶业?
笔者以为不论是“结石门”,还是现在“激素门”事件都凸显了我国现行奶业的潜规则痼疾,清除这些顽疾乃是拯救中国奶业的有效途径。
首先,来自政府层面监管的缺位乃是引起各种“门”事件的重要诱因,厘清政府立法、监管等方面的得失是清除和杜绝以后类似事件发生的前置性条件。
比如,自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则备受业内外人士的质疑:新标准的菌落总数由原来的50万调高到了200万,比美国、欧盟10万的标准高出了20倍,被业界惊呼为一夜倒退25年,而新国标中的蛋白质含量也被指与国际标准有明显差距。
第二,激素的频频使用和漠视动物福利被人们诟病和指责,这些潜规则如同高悬在中国奶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把中国奶业拉向万丈深渊。
对不孕奶牛注射催奶液追求高出奶率已成行业潜规则,虽然这样使奶牛产量高出自然产奶量的数倍之多,但过量的雌激素会导致孩子性早熟、男性性功能障碍,及女性乳腺癌等疾病的发生,中华医学会的一位专家这样表示。
生活中,普通消费者难以辨别带有激素的奶制品,绝大部分奶制品的产品包装上都没有对激素描述的标签和有效提示。
不仅是激素,在生产、销售和运输等诸多环节动物的福利亦被商家忽略。
“所有的经济动物从饲养、场所设置、挤奶的程序等都需要保障动物最基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比如挤奶的频度、程序都是要考虑的因素,”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中国项目主任华宁称。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蒋劲松表示,“动物福利也是全球化经济的要求,也是国外很多产品的硬指标,如果国内企业无视动物的福利,那么产品很可能达不到国际标准,更无法实现出口。”
第三,危机事件中企业有效信息披露严重不足,故意避重就轻是企业自戕,乃至于危害整个奶业健康发展的渊薮。在“激素门”事件中,当事方企业的表现不佳,没有及时向公众披露信息,并缺乏应对危机事件的经验。
8月7日,事件发生后,圣元国际仅在其网站上匆匆发布声明,称其产品不存在添加任何“激素”等违规物质的行为,9日宣布将要起诉两家媒体,但都没有拿出实证。圣元公司公关部相关负责人也只是告诉媒体有关职能部门将就奶粉进行抽检,并没有和媒体、公众做进一步的有效沟通。
“面对类似的公关危机,最好的办法是企业对于相关的信息进行及时和详尽披露,其实这也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部分。”商道纵横总经理郭沛源坦言。
总之有必要革新我国奶业的生产、销售、运输、监督和检疫等诸环节提高企业的环保道德水平和动物福利意识,积极杜绝以上环节中各种潜规则的出现,拯救中国奶业。
(实习编辑:岑颖欣)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国际绿色和平组织23日公布了全球时装品牌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最新调查结果,在最新调查报告中,包括阿迪达斯、李宁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的产品在内的2/3产品都被测含有“环境激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NPE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什么危害?39健康网为您揭开这个“隐形杀手”的神秘面纱。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