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乳品新国标卡着谁的喉咙

2010-08-16 07:48: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当下,论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蛋白质含量,新国标中,蛋白含量每100克含2.8克,这个数字低于国际标准3.0克,也低于1986年旧国标的2.95克;二是每毫升牛奶中的菌落总数,新标准由原来的50万上升到了200万,比美国、欧盟10万的标准高出20倍。有人惊呼,新标准一夜倒退25年。更有舆论指出,这个乳品新国标让“中国原奶质量降到了全世界最低”。<br><br>
  乳业硬骨头到了啃的时候

  一位业内人士则对记者分析说,标准的高低不是问题的本质。争论的意义在于,中国乳业过去近30年高速发展,最容易的部分都走完了,剩下的就是谁都想回避的硬骨头了。“什么是硬骨头?奶源。散养的国情注定了奶源建设是最复杂、最麻烦的,所以从政府到企业谁都不愿意认真去做。企业是忙着营销,玩概念,不费事儿也收钱快。政府是得过且过,不出大篓子就当没事儿人。几十年积累下来造成了当前的尴尬。标准高了,没有牛奶;标准低了,消费者不高兴。”

  事实上,在中国乳业繁荣的光芒下,那些广为人知的丑闻大都跟奶源瓶颈有关。当年,复原乳——进口奶粉勾兑回液态奶——的出现即是最明显的例证,三聚氰胺也是。“中国出现复原乳最能说明乳品原料的缺乏,没有那么多原奶供生产,但是市场在一天天变大,怎么办?脑筋活的企业就有了这个坏主意。三聚氰胺最能说明高端原奶的缺乏,明明蛋白质含量没那么多,偏偏检测时以此为据,那么弄虚作假的就来了。事发后,人们从道德上谴责,从监管上反思,都没有错,但最基本的现实却无人问:如果有足够多的好东西,哪还有那么多作假的?”该人士说,标准的争论再次提醒人们:大家都想喝高品质奶,原奶如何来?企业再神通,添加剂日新月异,牛奶的口味要什么有什么,但是高质量却是魔术师口袋里没有的。

  目前,奶源建设多半责任落在企业头上。作为下游,在原材料短缺的情况下,乳品企业处于弱势地位,唯恐牛奶被竞争对手抢走了,根本无法真正促动奶农提高牛奶质量。一位龙头企业的老总一方面深刻理解“得奶源者得天下”,一方面不无抱怨地说,“我们是做蛋糕的,现在让我们管种小麦的,这合理吗?!”

  问题是,在当前的利益链条中,奶农也不是强者。他们所获甚微。“一斤奶,好的也就卖三块,次点的才两块多,刨去饲料、人工,我们就没挣到多少钱。没钱,我怎么把牛伺候的跟神仙似的?怎么让牛产出高质量的奶?”黑龙江肇东一位奶农如此说。

(实习编辑:岑颖欣)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赖维主任医师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 曾广铨福建省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 邓小援主任医师龙岩市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