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万元心脏支架遭滥用 遏制过度医疗成医改重要课题

2010-08-12 11:03: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直径仅有2-4毫米、身价却动辄上万元的小小支架,最近遭遇临床滥用的质疑。如何规范介入治疗这一技术,杜绝心脏支架的滥用?如果遏制这一新的过度医疗现象?成为新医改破除看病贵的重要课题之一。

  直径仅有2-4毫米、身价却动辄上万元的小小支架,最近遭遇临床滥用的质疑。如何规范介入治疗这一技术,杜绝心脏支架的滥用?如果遏制这一新的过度医疗现象?成为新医改破除看病贵的重要课题之一。

  两年前,王娟老人因劳力型心绞痛到北京某大型医院就诊。医生建议在冠状动脉内安装支架,鉴于医生说的“病情非常危险”,她没有犹豫就行了手术。本以为就此彻底痊愈的她没有想到,仅仅一年之后,她的心脏再次出了问题,竟然是支架堵塞导致急性心肌梗塞!这时他才知道,一年前做支架手术时他的冠状动脉某一段仅仅狭窄50%,是心绞痛中比较轻的一种,药物治疗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根本不用安装支架:那时候也挺盲目的,(医生)让安,我就安了,安了之后就有个思想负担,走路也不敢走了,光怕那个东西跑了,安了以后也挺后悔的。

  调查发现,王娟老人的遭遇并不是个例,而是一种颇为普遍的现象。近几年,我国心脏介入技术使用呈井喷之势,卫生部今年首次披露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共实施心脏介入治疗约23万例,同比上涨30%。那么,这样一个增速背后是否也隐藏着此类手术该做与不该做这样一个疑问呢?

  山东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高先生:个别的可放可不放的,有些大夫可能不一定做的那么到位,作为大夫也不能否认这一块。

  高医生介绍,冠心病的治疗包括药物疗法、外科搭桥疗法和内科介入疗法三种传统方法。介入疗法也就是心脏支架手术并不复杂,但是即使符合介入治疗的病人,心脏支架手术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山东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高先生:做完手术之后还要药物治疗,并且需要强化药物治疗,要不然它有可能在支架内再狭窄,其他血管原来不需要放支架的病变有可能再加重。

  既然有这样的风险,为什么有些医生还是会诱导本可以药物治疗的患者放支架呢?专家表示,心脏支架手术之所以疯狂,根本还是利益驱动。尽管支架的价格已经大幅下降,从十年前3万多元一个,到现在国产支架降到1万元左右,但仍是医院“含金量”较高的项目,有很高的经济回报。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徐凌中:现在有一块病人是没有必要做支架的,但是在医生的诱导下做了支架了,本来可以两个的,结果呢安了三个。一个三级医院,它的心内科的收入在,三四年前,就能占到百分之十一,这一块就是安支架的。

  徐凌中介绍,如今的支架滥用现象说到底还是过度医疗的一种,大约有三成病人既可以做外科的搭桥手术,也可以做内科介入支架,但选择不同,可能导致费用相差数万元。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仅靠卫生部门远远不够。

(实习编辑:陈振汉)

编辑点评:
  医院巧立名目收费,已经不是新鲜事,连不必要的东西,也给你装上去,不能不说不负责啊,但是却负责过了头,是责任心使然,还是利益作祟?为什么现在医生的医德都缺失得这么严重?对症下药,是每一个医生的职责,但是夸大病情,开出不必要的药物和治疗措施,却成了常态,好像不这么做,就不是医生一样。现在笔者我是最怕去医院的,一怕候诊时间长,二怕围观人群,三怕病情被夸大,与其被医院折磨死,还不如省口气自己去买药算了!——颖瑶
我要评论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邓小援主任医师龙岩市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 杨大坚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李乐怡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