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3名女婴性早熟”的病例经《健康时报》报道后引发社会强烈关注。记者了解到,武汉3名女婴家长称自己的孩子食用了圣元奶粉,因此,她们怀疑是圣元奶粉惹的祸。截至8月5日,记者接到读者反映:江西省奉新县10个月女婴、山东省临沂市8个月女婴出现早熟症状,另有广东湛江3个月男婴雌激素检测超标,他们均自出生就喝所涉品牌奶粉。记者分别致电获国家质检总局授权的两大国家级乳制品质量检验中心——位于哈尔滨的国家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位于呼和浩特的国家乳制品及肉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这两个机构工作人员均表示,无法对奶粉进行激素检测。两家机构均表示,“我们只能检查奶粉国家标准里面规定的项目,激素并不在其中。”(中国新闻网8月8日)
圣元奶粉会不会导致性早熟,有待权威机构的检测数据来说话,我们尚不能下结论,但奶粉检测标准问题却不容忽视。7月13日在卫生部乳品安全标准制定情况通报会上,有专家表示“婴儿配方食品标准比国际标准更严格”。一个月不到,在“权威部门关于奶粉的检测指标中没有激素这一项”的现状面前,专家的话就这样被轻松证伪。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美国药品食品管理局(FDA)禁止牛初乳为人食用,原因是当时的乳品提炼技术还不够成熟,不能有效去除牛初乳中的激素。这说明,在国际上,奶粉激素过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早就为人所知,对奶粉激素的监管也早有先例可循。
关键指标的检测出现空白,为何却说比国际更严格?在出现三聚氰胺事件后,我们在奶粉激素检测方面还是一片空白,显然表明有关部门对三聚氰胺事件的反思还不够,在“吸取教训,举一反三”上并没有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在监管饮食品安全方面,我们总是陷入这样的怪圈:每次问题的出现,都是百姓用健康“试”出来的,鲜有防患于未然。我们总是习惯于就事论事,忙于补漏,出现三聚氰胺问题,就出台措施防范三聚氰胺,其他的问题并不顾及。结果怎样呢?防范了三聚氰胺,三聚氰胺的“哥哥”丙酮、性激素又来危害百姓了。我们预防问题出现和监管的机制总是那么滞后,如果这点不改变,不从补漏式监管跃进到具有前瞻性的预防式监管,那么百姓就不得不一再用健康“试错”。
有关部门该调查的,不仅仅只是一个圣元,而应该举一反三到整个乳制品业乃至整个饮食品行业。这并非杞人忧天。用避孕药喂养鳝鱼、甲鱼,早已不是什么新闻,用地沟潲水养猪也不是传说,但检测猪肉、鸡肉、甲鱼、鳝鱼等所含的激素成了常规吗?
现在看来,当初围剿三聚氰胺,并没有“溯源”:对饲料安全问题,并没有建立有效的保障和监管机制。检测指标空白不说明了一切吗?
婴儿性早熟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无论是哪一种原因,都凸显出我们的制度在保障百姓健康问题上出了问题。解决问题需要全局思维、全面反思,仅靠缝缝补补,打造不了保障百姓健康的安全防线,所有涉及百姓健康的行业标准、检测标准都有必要重新捋一遍,以便发现隐患。
(实习编辑:岑颖欣)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加工食品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但是不少生产厂家有非法的食品添加剂滥用行为,这让公众对食品添加剂产生了种种错误的认识甚至是恐慌。该如何认识和理解食品添加剂呢?让我们一同来关注食品添加剂。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