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板爬满了黑色蜘蛛网、白色墙面已快变成黑色、房间角落堆满注射药品、一个9岁男孩正躺在床上打点滴……这就是在昨天深圳市卫监所开展的“医安四号”行动中打掉的一家藏身于中药店内的“黑诊所”。
据介绍,从卫生部门今年初开始打击“黑诊所”无证行医以来,上半年,全市卫生监督机构取缔了717间“黑诊所”,违法黑诊所将被吊证、罚款以及罚没违法药品。
带队进行突击检查的市卫生与人口计生委副巡视员谢若斯介绍,由于“黑诊所”内医生的资质和药瓶、医疗器械都无法考证,“有的甚至不合法”,“如果出现医疗事故,医生就跑了,患者很难追责”。
据介绍,这是深圳“医安四号”行动的一部分。自从2009年底深圳市政府机构大部制改革“三定”方案实施以来,市卫人委承担了原来由城管负责打击无证行医的职能。
市卫监所所长刘堃介绍,此次行动为期3个月,重在打击各种非法行医行为,维护市民生命安全,目前正处铁拳出击整治的关键阶段。前一阶段,深圳卫生部门对药店和医疗器械店行医、出租屋黑医点等进行了排查摸底、掌握了充分证据。今年上半年,全市卫生监督机构共出执法力量8876人次,取缔无证行医场所717间。而另据了解,2002年至2009年,平均每年查处无证行医点达3375家。
既然黑诊所看病存在如此多安全隐患,为何还是屡禁不止?
据了解,周边医院少、就医难是人们选择“黑诊所”的主要原因。“到最近的宝安中医院坐摩托车要15分钟,我住的附近只有一些门诊部,而门诊部大家都不愿意去。”黄小姐说,“去医院等候时间太长,非常麻烦。另外,我们上班都请不到假,只好就近到药店看病。”
不仅是医疗资源缺乏,在打击“黑诊所”时还面临人员短缺等困难。
谢若斯表示,在打击力度方面,目前面临处罚偏低的问题,执法者只能采取罚款、查抄药物等手段,最多就是联合药监局,吊销法人的执照。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实习编辑:卢凯阳)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