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黑新闻:保健品常装药品 当心药店冒牌货

2010-07-29 08:51: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同样标示着跌打镇痛膏、通络祛痛膏、小儿腹泻贴、近视灵、润洁滴眼露等字样,但却有两种不同的身份,有的是“健”字号的保健品,有的是“准”字号的药品。近日,深圳市药品监督局公布了一批标示保健用品却冒充药品信息的情况,涉及59种产品,其中不乏市民买来当药品使用的小儿退热贴、万通筋骨贴等标示保健用品。这也再次提醒市民,到药店买药要睁大眼睛,仔细分辨到药店买的是标示“国药准字”批准文号的药品,还是标示“健”字号的保健品。<br><br>

  “准”字号“OTC”、“健”字号保健品渐欲迷人眼……

  药店买药当心冒牌货

  同样标示着跌打镇痛膏通络祛痛膏、小儿腹泻贴、近视灵、润洁滴眼露等字样,但却有两种不同的身份,有的是“健”字号的保健品,有的是“准”字号的药品。近日,深圳市药品监督局公布了一批标示保健用品却冒充药品信息的情况,涉及59种产品,其中不乏市民买来当药品使用的小儿退热贴、万通筋骨贴等标示保健用品。这也再次提醒市民,到药店买药要睁大眼睛,仔细分辨到药店买的是标示“国药准字”批准文号的药品,还是标示“健”字号的保健品。

  59种保健品冒充药品

  近日,深圳市药监局公布了一批标示保健用品冒充药品信息的情况,其中涉及深圳、广州、香港、河南等地生产的59种产品,深圳有4家企业生产相关产品,分别为深圳市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跌打镇痛膏、通络祛痛膏,深圳谊和堂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的宝宝一贴灵、小儿咳嗝贴、小儿腹泻贴,深圳伊美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蚂蚁生产的治骨痛舒宁帖,深圳盛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眼保姆、白医消、近视灵、润洁滴眼露。

  记者走访市内几家大小药店看到,大部分药店根据药品的类别分柜台销售,多把非处方药和保健品分开。但有的药店没有把“健”字号和“准”字号药品按照保健品和非处方药分开销售,非处方药品柜台上仍然有同名字的“健”字号产品和“准”字号药品混合在一起。

  市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些企业常常将一些不具药品审批条件的产品改为走保健食品、保健用品路线,获得“健”字号批件后,却在产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上标示预防、治疗人体疾病功效的文字,或直接标示所用药物成分、作用、适应症或适应范围、用法用量等,狡猾地披上“药衣”,蒙骗消费者。

  市场上非药品冒充药品的花样层出不穷,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以“健”字号外衣伪装,以所谓中药类膏药贴为主,采用标示组方、表述保健功效的方式进行包装,主要集中在骨病、风湿病和跌打损伤等领域;二是以“消”字号出现,多为外用擦剂、洗剂、栓剂等;三是以“食”字号身份混迹市场,这类产品多为中药类、滋补类、维生素类产品的变异,主要表现为产品名称、成分、适应范围与药品几乎一模一样,只是批准文号为“食准字”。

  可从包装分辨真假

  该如何分辨保健品冒充药品呢?

  市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选购药时,主要从包装和说明书来判断药品的真假。首先是看批准文号,药品有国药准字号批准文号,如“国药准字”Z20043578等;保健品批准文号则是“健”字号的,即卫食健字()第××号或国食健字()第××号。

  其次看产品说明书,合格的药品说明书的纸张好,印刷排版均匀,连最小的字体也十分清晰,内容准确齐全,适应症限定严格。假药说明书纸张质量差、字迹模糊、内容不全、排列有误、随意夸大疗效和适应范围;保健品的说明书有将保健功能夸大宣传行为,一些保健食品虽经国家批准,但其宣传内容和表述超越了国家批准的范围,市民购买时须查看国家发给该产品的检验报告单,将报告单与说明书两相对照,防止受骗。

  值得注意的是,要确保买到的药是真,消费者可以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方网站(www.sfda.gov.cn)进行查询,能在官网上查到的话就可放心购买。药品一定要经过大量的药理、病理、毒理的严格检查和多年的临床观察,并经有关部门鉴定,对治疗某种或某几种疾病有确切疗效,才批准获得国药准字批准文号,投入市场,同时药品具有规定的功能主治和适应症,不良反应明确,这在药品质量标准中都有明确标示。且每一种品牌产品都是与生产厂家唯一对应的,如果该产品批准文号所对应的生产厂家不一致,肯定是假药。

  保健品不能做药用

  名字同是“小儿感冒贴”、“小儿退热贴”、“万通筋骨贴”,批准文号是“健”字号的产品与“准”字号药品在功效上有多大的区别?

  保健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适宜于特定人群的,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根据《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保健品宣传中不能含有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也不能明示或暗示该保健食品具有疾病治疗的功效等。

  保健品和药品在生产、配方和疗效方面有很大区别。药品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条件都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严格审查,并通过药理、病理和病毒的严格检查及多年的临床观察,经有关部门鉴定批准后方可投入市场。保健品则无需经过医院临床实验等便可投入市场。

  市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保健品不具备治疗的功效,不能替代药品使用。“药品一定要经过大量临床验证,并通过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SFDA)审查批准,有严格的适应症,治疗疾病有一定疗效。保健品则没有治疗作用,只要检验污染物、细菌等卫生指标,合格即可上市。”

  因此,市民在购买药品时,要根据自己的病症选择合适的药品,为确保安全,最好选择标有“OTC”(非处方药)字样的药品。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周佩明副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 杨群玉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 杨大坚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