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多数口服药还是片剂,患儿在服用前,大人常常需要把药品掰开服用,操作起来很麻烦,用量也不准确,一不留神就会服用过量。7月20日,一位老大妈在市立医院带着1岁多孙子看病,这个孩子发烧以后,她去药房买了消炎药头孢克肟,回家以后,她就习惯性地让孩子一天吃3次,一次一袋,吃了两天,孩子病情根本不见好。赶紧把说明书找出来看,原来应该一天两次,儿童每次只用服半袋,这位老大妈一不留神,就让自己孙子服用了3倍量的药物。
“不少家长都喜欢自己给孩子当‘医生’,孩子生病就去药店买药,而不是去医院,看到孩子发烧咳嗽就吃退烧药加消炎药,根本弄不清楚孩子生病是病毒性、细菌性还是其他原因就随便用药,这很容易出现用药过量或用药不当。”市立医院东院儿科主任金心表示,孩子不是大人的“迷你版”,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身体很多器官的特性都和成人不同,所以很多成人药是不适合孩子用的,正规医院的医生会综合孩子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多种因素来确定用量,但让家长综合这些因素来考虑,就很容易给孩子使用过量。
尴尬处境———儿童药利润低厂家“不感冒”
据青医附院儿科大夫反应,儿童吃药打针大多数都用不上成人量,但医生只能给孩子开成人药酌量使用。市场上儿童用药剂型不规范,直接导致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增多、药物浪费严重。
家长们都盼望能够有专用的儿童药品保证安全,可为何市场上却少见儿童专用药品?据青岛国风药业常务副总张自然介绍,虽然国风药业属于比较大的药企,但也不生产专门的儿童用药,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儿童药品成本高、利润薄,药企没有热情去生产。
“国内只有少数药企专门生产儿童用药,多数还是治疗感冒发烧的常用药物。相比于成人用药,儿童用药开发周期更长,生产工艺也很复杂,剂量又小,大部分还是短期服用,利润肯定偏低。另外新药在临床试验中需要有试药人来配合,可哪个家庭愿拿自己的孩子来当试药人?”张自然还介绍说,药企也明白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应用不同量的药这个道理,可根据新药审评的有关规定,药品每变一个剂量都要重新申报,繁琐的审批程序也让不少药企望而却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外发达国家在对儿童专用药品的开发、临床试验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同时也对生产儿童药品的药企给予了包括税收、专利、市场和研究资助等优惠措施,可在国内政策、税收以及研发上的扶持相对比较滞后,这些因素都成为阻碍儿童药物生产的瓶颈。
专家提醒———“家长医生”千万别乱用药
青医附院小儿内科主任李堂教授提醒家长,给孩子用药时应避开以下误区:第一,在家擅自用药。不少家长都觉得孩子生病后去医院麻烦,就凭经验判断孩子病情,然后去买药给孩子服用,但同一种病,成人症状可能会与儿童症状完全不同,用药不当,轻者可能会延误了治疗时机,重者则会造成药物中毒,加重孩子病情。
第二,迷信同病同药治。孩子生病后去医院,医生给开了药,好了以后再出现同样的症状,有的家长就按医生上次开的药到药店照单抓药,但却不知即使儿童临床症状相同,发病原因和疾病种类却可能千差万别,不能按同一药方治疗。
第三,治病心切下猛药。孩子是家长的“心头肉”,一些家长恨不得让孩子立马好起来,就加大药量。须知药品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药物中毒。
(实习编辑:林子又)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