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12月15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雪黄色预警,15日20时至16日20时,浙江中南部、江西中部、湖南东南部、福建北部等地有大雪。其中,江西中部偏东地区、浙江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雪。
中央气象台15日18时继续发布暴雪黄色预警:12月15日20时至16日20时,浙江中南部、江西中部、湖南东南部、福建北部等地有大雪(5~9毫米),其中,江西中部偏东地区、浙江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雪(10~15毫米)。
降雪等级标准:
以24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其中,降水量达到5.0-9.9毫米为大雪,降水量达到或超过10毫米为暴雪。
降雪量与积雪深度的对应关系:
当降雪落地后无融化时,一般而言,在北方地区1毫米降雪可形成的积雪深度有8-10毫米,在南方地区积雪深度有6-8毫米。
寒潮大面积袭击广东 亚运部分赛程受影响
严重的寒潮天气15日大举侵袭广东,全境温度急降,粤北部分地区出现雨夹雪。广东省气象台称,受寒潮严重影响,未来两日(16日和17日),广东将出现大面积的低温霜冻、冰冻天气。
广东100多个县市发布了寒冷预警信号,其中超过50个县市发布了寒冷橙色预警信号,部分县市发布了黄色预警信号。
15日20时,记者从广东省气象台获悉,南下的强冷空气主体在15日白天自北向南影响广东,受其影响,广东全境温度急降。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卢山说,粤北主要地区已降至零下1到3摄氏度,部分地区出现雨夹雪,其中韶关地区录得零下4.9摄氏度的最低气温。
严重的寒潮也对交通造成了影响,京珠北高速路段的气温在1摄氏度左右,部分路段和护栏出现结冰现象。寒风冷雨也对正在广州举行的亚残运会造成了影响,继赛艇比赛调整后,15日轮椅网球比赛因雨被迫转入室内并暂停延迟了当日部分比赛。
广东省气象台预计,强冷空气主体将进一步南下,15日夜间广东省气温显著下降,大风降温和雨夹雪的天气仍将继续,16至17日,广东将出现大面积的低温霜冻、冰冻天气。
17日全国大部地区温度有望回升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表示,由于前期江南、华南等地有大幅降温,16日清晨,整个华南北部将出现霜冻现象。其中会有小部分地势较高的地区出现结冰,但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可能性很小。
由于冷空气影响的时间较长,加上气温下降,人体感觉会很寒冷。
“此次降温过程从12日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就好比一个盛满冷水的瓶子一点点把水放出来。刚开始的时候,寒意并不明显,但由于冷空气连续侵袭,累积的效果非常明显。加之风力较大,让人觉得猝不及防。”何立富说。
中央气象台预计,随着后期环流形势调整,冷空气对我国的影响将于16日趋于结束。17日起,全国地区温度将有明显回升。
国家气候中心此前分析预测,今年冬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但冷暖变化幅度较大,有可能出现区域性低温和阶段性强降温过程。不排除部分地区气温可能较常年同期偏低的情况。
寒冷干燥的天气容易导致感冒和呼吸道疾病多发。气象专家提醒公众减少外出,适时增添衣物,注意防寒保暖。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
2.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加强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
3.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
4.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将户外牲畜赶入棚圈喂养。
(责任编辑:梁慧玲)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