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体温检测仪24小时不间断检测每个进入者的体温,小小智能机器人来回给病人送餐,医生们在线上为市民朋友答疑解惑……当前正值新冠肺炎病毒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加快推进医院智能化建设,让“智慧”服务充分发挥作用。
立体式红外线体温检测仪,提高人流通行效率
珠江医院门诊部大厅入口处摆放着一台立体式红外线体温检测仪,进入人员只要出现在红外线扫描的区域,其体温情况就会立即直观地显示在屏幕上。
门诊部作为疫情防控的最前沿,是医院抗疫工作的第一道防线,这道测温关卡尤为重要。春节前夕疫情爆发,珠江医院门诊部迅速设置专岗,安排专人对来院就诊人员逐一进行体温检测。门诊部主任丁冬梅表示,立体式红外线体温检测仪投入使用以后,平均每3秒钟就可以通过一个人,比起人工用“体温枪”测量,实现了准确快速检测,大大提高了入口的人员通行效率,且保障了无间断预检分诊,非开诊时间仪器同样能保持工作状态,确保24小时均无发热人员进入门诊公共区域。
智能送餐机器人,有效降低医务人员感染风险
“您的美食到了,请尽情享用吧!”珠江医院发热门诊留观隔离室外,一个软萌悦耳的声音传来,此时,时针指向12点,原来是智能送餐机器人“小萌”正将热腾腾的午饭送到隔离观察的患者面前,并提醒患者可以用餐了。
疫情防控期间,医院留观隔离室平均每个病人要待上2-3天,医院在为大家提供诊疗服务的同时,还提供了配送三餐等生活服务。每给一位隔离留观的病人送饭,医务人员就要更换一副手套等防护装备,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机器人“小萌”来了以后,为病人送餐的任务就全部移交给她了,拥有“金刚不坏”之身的“小萌”,进入留观隔离室区域送餐无需穿戴任何防护装备,只要按时为她消毒就行,大大降低了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
据统计,截至2020年2月18日,全国已经有三千余名医护人员因工作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期间珠江医院发热门诊60多名工作人员一直坚守在防疫一线,“小萌”的到来,不仅有效降低了他们的感染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紧张的医疗防护物资。
互联网医院,市民足不出户就能问诊开药
2月18日下午,家住广州市金穗东苑小区的徐女士收到了珠江医院药学部配送发来的5盒药,这是她一个月的药量,这次她从找医生问诊、开方、缴费、拿药……所有的流程走完她都不用去医院,而是在家里完成。
原来,徐女士是通过珠江医院近期推出的互联网医院来完成这一操作的,她通过医院的微信公众号入口,挂了内分泌科杨力副主任的号,经线上仔细问诊,杨力副主任为她开了电子处方单,徐女士通过线上下单缴费后,则由盈和药房为她直接配药并快递到家,当天就收到了。作为一名糖尿病患者,徐女士需要长期服用药物,40岁的她健康状况本来不佳,还伴有其他并发性疾病,她担心新冠疫情期间去医院扎堆看病有交叉感染的风险,珠江医院互联网医院的“互联网+慢病复诊续方”业务实现了慢性病患者和老人群体在家就能问诊开药,正好帮她解决了这一难题。
目前,珠江医院已搭建了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两个通道,并相继推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免费咨询”“专科疾病咨询”等内容,通过互联网医院线上服务,与市民携手抗疫,后续还将开展营养、药学、心理咨询等线上特色服务。
此外,珠江医院还通过牵头搭建的珠江专科医疗联盟远程MDT协作平台,向省内外联盟医院免费提供远程会诊、培训服务和疫情防控指导,专门为疫情期间不便在线下开展会诊的一些急危重症病例而设,帮助基层医院缓解燃眉之急。
(通讯员 彭睿宇)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