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中国人民都被卷入到这次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都知道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外出时做好个人的防护等等。可在养老院的老人们,他们没有家人的照顾,且自身年龄较大、免疫力较弱、合并慢性疾病较多,他们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一、做好个人防护注意这8点
因为新冠肺炎主要是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所以日常的个人防护要做好。
第一,与人交流要带好口罩,尽量保持一米距离。
第二,打喷嚏、咳嗽时要用纸巾或者手肘捂住口鼻。
第三,不随地吐痰。有些老人会有随地吐痰的坏习惯,虽然平时也一再强调不随地吐痰,但在疫情期间需要更加注意。对于排痰能力下降的老人,工作人员在进行辅助排痰的时候要严格遵守造作流程,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第四,不要聚众娱乐。有些养老院中的娱乐设施较少,老人平时没事喜欢聚在一起唠家常、下棋、打牌等,但在疫情期间要稍微克制一下,不要聚众娱乐。
第五,保持环境的通风。在通风的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因通风引起室内的温差较大而感冒受凉。
第六,要做到勤洗手,保持手部卫生,保持室内整洁,减少室内环境污染,对经常接触的物品工作人员要做好消毒措施。
第七,使用马桶后应盖好马桶盖后再冲水。
第八,要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喝水、加强身体的锻炼。
二、养老院的工作人员要做到以下8点
在养老院中的工作人员要负责老人的生活起居,还要密切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
第一,工作人员要每天测量老人的体温,早晚各一次。这样可以密切关注老人的健康状况,看看是否存在发热情况。需要注意的是,体温计尽量一人一个,如果体温计数量不够,应在换人使用前做到彻底消毒。
第二,对于行动不便肢体活动受限、长期卧床的老人,工作人员要对其肢体进行康复训练。
第三,养老院的工作人员要保证老人的营养均衡,要给老人多吃蔬菜和水果并要保证每天蛋白质的摄入,肉类要煮熟再给老人吃。
第四,老人出现一般疾病、感冒症状,且在14天内没有接触过新冠肺炎疑似和确诊患者,也没有出入确诊和疑似患者社区或活动场所的老人,可在养老院内进行治疗,并咨询相关医疗机构,有必要时再送去医院。
第五,慢性病的患者常规康复可在机构内进行,提醒慢性病需长期服药的老人要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能擅自更换和停止药物的服用。若病情出现病情急性加重或有突发疾病应立即拨打120送医治疗。
第六,若老人出现新冠肺炎可疑症状,又不能排除在14天内没有接触过新冠肺炎疑似和确诊患者,应立即对其进行隔离或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排查。若确诊,养老院应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同时机构应开展全面消毒。
第七,从医院返回养老院的老人以及陪同的工作人员应自行隔离14天,确认无异常后方可正常工作和入住养老院。
第八,要加强新冠肺炎知识的宣教。老人获取信息渠道较少,信息相对封闭,对新冠肺炎的知识了解较少,容易轻信谣言,服用一些“预防性”药物。所以养老院的工作人员要加强新冠肺炎知识的宣教,让老人知道目前没有有效抗病毒的疗法,不要乱吃药。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养老院老人就医指南》
人民日报《广州医院发布老人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指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