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主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天坛医院、上海瑞金医院、长海医院等多家著名医疗机构协办的“2017功能神经外科华夏会议”9月16-17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现场
会议本着追溯历史、梳理现状、激辩前沿、展望未来的框架,深入探讨功能神经外科领域的难点、热点和疑点,共促交流与协作,共话发展与未来。当前,精准医学的概念广泛落地,脑科学的认知不断突破,功能性神经疾患的诊治范畴持续拓展。信息及工程技术的巨大进步更使得医学发展如虎添翼:从神经导航到机器人,从视觉模拟到增强现实,从脑机融合到人工智能,层出不穷的新科技正在促进医学实践和模式发生重大变革。
许多过去无法想象的手术已变成现实,功能神经外科的前景更加让人激动:不久的未来,我们将看到神经调控在阿尔兹海默病和精神类疾患的更广泛应用、更加微创有效的癫痫灶定位和治疗方法、顽固性疼痛患者最终彻底摆脱折磨、更多脊柱手术的技术操作得以在日间手术完成,甚至瘫痪患者最大限度地回归到正常工作和生活。
这一切将极大地造福患者与社会,也为临床医学、科学研究、产业转化提供巨大的舞台和机遇。因此,也比从前更加需要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中心甚至全球范围内的紧密协作和共同创新。本次会议参会专家涉及功能神经外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疼痛科、脊柱外科、儿科、精神科、康复科、影像科和电生理专业的相关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这正是功能神经外科学在华夏会议中得以完美呈现的基础。
会议的代表来自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其中百余位业内知名专家。会议循着纵向(历史、现况和未来)和横向维度(各个分支学科)对本领域进行了细致梳理、深入研讨和系统总结。
在华夏会议上,美国NIH/NIDS人类运动控制实验室主任,国际临床神经生理联盟主席Mark Hallett重点讲解了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肌张力障碍的机制。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世界立体定向与功能神经外科协会前主席Andres M. Lozano带来更前言的报道——磁共振引导下超声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和深部脑刺激治疗阿尔兹海默病。来自美国的Paul S. Larson教授介绍了帕金森病多学科管理的经验和帕金森病的基因治疗。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前主席,北美神经调控协会前主席Ali Rezai讲述了脑机接口和运动功能恢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用于治疗血管性或外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脊髓损伤;脑萎缩脑梗死,脑出血,脑损伤小儿脑瘫,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小儿周围神经炎帕金森氏病糖尿病颅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详细]
去看看 ¥48.0血管性或外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帕金森病。[详细]
去看看 ¥112.9用于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详细]
去看看 ¥16.0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