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值2017年“餐后血糖7.8健康宣传周”期间,由《生命时报》社和中国糖尿病饮食管理现状和教育项目专家组组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联合公布了《中国糖尿病饮食地图》,通过生动活泼的科普形式分享了中国糖尿病患者饮食调研数据,倡导餐后血糖科学管理与糖尿病患者健康饮食的理念,从而从根本上改善血糖管理,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每年7月8日所在的一周是“餐后血糖7.8健康宣传周”,7.8mmol/L是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的上限,选在此周进行餐后血糖的宣教活动,是为了提升大众,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前期人群对于餐后血糖的认识和重视,加深理解餐后血糖7.8mmol/L这一数值对于糖尿病诊断、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意义。
中国糖尿病饮食管理现状和教育项目(China Diet maNagement in diAbetes, 简称China DNA)由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主办,拜耳公司支持,于2016年正式启动,旨在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中国糖尿病患者饮食现状,有助于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均衡膳食指导,进而实现餐后血糖达标。项目专家组组长纪立农介绍,“项目覆盖了全国150家三甲医院的500位临床医生,调研并记录了超过三万名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习惯,《中国糖尿病饮食地图》就是基于患者饮食调研数据,通过生动活泼的科普形式展现中国糖尿病血糖控制和饮食特点,提升了医生与患者对饮食管理的意识,为实现全面“抗击糖尿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糖尿病饮食地图”由“血糖地图”“主食地图”“果蔬地图” 和“饮食时间图”四部分组成。China DNA项目参与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陈静医生介绍说,“该地图从中国糖尿病患者的主食结构、进餐时间、果蔬补充等多方面反映了中国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的自我管理现状。”值得注意的是,全国范围内,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结构仍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约占总能量摄入的55%左右,符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的合理比例。而受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影响的餐后血糖作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仍被大多数患者忽视。”
解放军309医院左小霞教授从营养学的角度系统介绍了糖尿病患者的科学饮食。她介绍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结合中华民族饮食习惯以及不同地区食物可及性等多方面因素,参考其他国家膳食指南制定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成果,提出符合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和基本需求的膳食指导建议,为糖尿病患者及广大公众均衡膳食提供参考。但科学均衡的饮食推荐,对于每一个糖尿病患者或者老百姓来说,能够轻松地看懂,容易记住、掌握,并最终应用更为重要。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妊娠糖尿病是女性高危妊娠的一个十分危险的风险因素,其对孕妈妈和胎儿的健康有着非常巨大的不良影响。据国内研究报告指出,我国至少10%的孕妇会发生妊娠糖尿病,更有研究显示如按照2011年年底修订的国内妊娠糖尿病新诊断标准统计,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更可高达18%。专家普遍认为,妊娠糖尿病如此高的发病率很大程度上与国人在孕期不正确的营养饮食观念有关。那么在饮食营养方面如何做才能比较好地控制血糖,保护好孕妈妈和胎儿的健康呢?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