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7年2月27日 -- 日前,第二代EGFR靶向药物阿法替尼在国内获批,为中国的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增肺癌病人约60万,是癌症死亡原因之首。随着肺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已发现对于具有某种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靶向治疗与化疗相比会使患者获益更多。在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为EGFR基因突变,大约占百分之五十。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说,选择针对EGFR的靶向药物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案。
目前对肺癌大致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所有肺癌的80-85%。对于早期肺癌患者多采用可能包括手术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法;而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讲,传统上是以化疗为主。但由于化疗在作用于癌细胞的同时也作用于正常细胞,不可避免带来较大的副作用,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随着肺癌精准医疗的不断进展,发现肺癌有一些特殊的基因改变。针对肺癌患者的基因突变的类型不同,可选择相应的靶向药物。由于靶向药物只作用于特定的癌细胞,与化疗相比,其疗效与安全性更佳。
常见的肺癌基因突变类型有EGFR、ALK、KRAS等,在不同人种中基因突变类型的分布不尽相同。欧美肺癌患者中EGFR突变约为10-15%,而在中国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高达50%。针对EGFR的靶向药物可说是为中国肺癌患者度身订做。
本次在国内获批的阿法替尼是第二代EGFR TKI(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与首代可逆的EGFR TKI不同的是,阿法替尼会不可逆地与EGFR结合,从而达到关闭癌细胞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阿法替尼是的化疗方案相比可延长最常见EGFR突变类型肺癌患者生存的TKI。与首代EGFR TKI 吉非替尼相比,阿法替尼降低肺癌进展风险和治疗失败风险达26%,治疗两年后接受阿法替尼治疗的无进展患者数是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两倍。
该药物在被批准用于治疗EGFR突变阳性的肺癌患者的同时,还被批准用于含铂化疗期间或化疗后疾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组织学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研究表明,与首代EGFR TKI厄洛替尼相比,阿法替尼将癌症进展风险和死亡风险均降低19%,并可显著改善疾病控制率、提高生活质量和对癌症症状的控制。
在中国获批之前,阿法替尼已在70多个国家被批准用于治疗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在多个国家成为了EGFR靶向药物的选择。另外,该药物在2016年分别获得美国FDA和欧盟批准用于治疗铂类化疗时或化疗后病情恶化的晚期肺鳞状细胞癌患者。2016年4月,阿法替尼作为与目前国内已上市的首代EGFR TKI相比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抗肿瘤药物,被CFDA纳入优先审批程序。
“作为第二代EGFR TKI、不可逆靶向药物,阿法替尼具有充分的临床证据支持其成为一种卓越的治疗选择,从而为肺癌患者提供显著的受益。”勃林格殷格翰中国专科产品事业部副总裁及负责人杜瑞先生表示,“我们相信这一创新药物能给中国的肺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免责声明:美通社作为全球商业通讯社,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所述内容都来源于企业官方。如本文涉及法律问题,美通社对该本文所写内容不负有相关责任。如有疑问,可联系美通热点专栏文章投诉电话:021-80179510-532)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