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5日,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教育与管理学组发起,健康报移动健康研究院联合主办,掌上糖医承办的糖尿病教育管理支付高峰论坛在京落下帷幕。来自移动健康研究专家、糖尿病学术专家、教育和管理专家、保险行业研究专家、相关部门的领导以及各界媒体代表、医药企业代表、移动医疗创业者和资本机构代表等数百名嘉宾齐聚一堂共话“糖尿病教育管理创新支付”的N种可能性。
(图为糖尿病教育管理创新支付高峰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做为2016年糖尿病领域开年第一次高端论坛,以嘉宾对话方式从分级诊疗落地实践的背景“糖尿病教育管理的推进,创新支付的必要性”,“糖尿病教育管理社会价值和公共价值的评估及创新支付的困难与障碍”以及“创新支付的可行性解决方案和协作方向”,深入探讨了糖尿病教育管理创新支付的现状和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呼吁社会公众关注糖尿病教育管理的价值,关注糖尿病教育管理的创新支付,关注糖尿病教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以往,我国的糖尿病教育管理工作基本上都在医院管理体系的边缘,主要是以公益和社会工作的形式在进行,但是,仅仅靠激情和热情才能推进的事业必定不会长久。如果没有专业学术团队和医护专家及社会工作者们的热情,患者教育的工作很难推进。这种情况所带来的后果就是,糖尿病的患者教育效果不能得到有效评估和充分推广,也无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糖尿病作为慢病的社会化管理中的典型代表性疾病,在分级诊疗的落地实践方面国家有明确的发展指引。糖尿病教育管理分级分层的服务需求巨大,既往的公益服务模式远远满足不了实际的需求,适合中国的糖尿病教育管理不仅要在模式上创新、在服务上创新,还需要找到支付创新的突破口,在分级诊疗实践中充分利用移动医疗的发展动力和各方资源,逐步实现有效的可持续发展。
糖尿病教育管理的价值已被全世界广泛认可,而中国糖尿病教育管理体系经过近十年的有序发展,从指南到实践,从科研到培训,从认证到协作,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医疗为糖尿病患者教育管理创造了更多的可及性,跨界合作的领域和角色将会更加地丰富,资源整合的程度也会更高,最终汇集广泛力量,推动糖尿病病人健康保障的社会支持和创新支付的不断前进,逐步实践和完善中国糖尿病教育管理的社会支持体系,从而推动国家慢病防治战略在糖尿病教育管理分级服务中的实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妊娠糖尿病是女性高危妊娠的一个十分危险的风险因素,其对孕妈妈和胎儿的健康有着非常巨大的不良影响。据国内研究报告指出,我国至少10%的孕妇会发生妊娠糖尿病,更有研究显示如按照2011年年底修订的国内妊娠糖尿病新诊断标准统计,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更可高达18%。专家普遍认为,妊娠糖尿病如此高的发病率很大程度上与国人在孕期不正确的营养饮食观念有关。那么在饮食营养方面如何做才能比较好地控制血糖,保护好孕妈妈和胎儿的健康呢?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