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发起、百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支持的“橙心关爱—慢性肾脏病患者教育”2015年公益项目之关爱肾脏系列大巡讲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开展。近日,巡讲活动来到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专家们向众多参与活动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传授了保护肾脏和治疗疾病的“妙招”。
肾脏是人体内天然的“筛子”,而慢性肾脏病患者由于自身“过滤”功能下降,无论是早期肾脏病患者还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都必须关注自身的饮食问题。很多慢性肾脏病患者会问:我,该怎么吃?巡讲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营养师陈元特别强调:慢性肾脏病患者在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应该接受饮食治疗,通过调整营养素的摄入,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那么如何进行“饮食治疗”呢?专家特地作了一首好记的“诗”:蛋白质,需计算;总热量,要合理;盐或钠,严控制;钾和磷,有节制。
对于慢性肾病患者来说,正确的低盐饮食相当重要。我们通常说的“低盐饮食”其实是属于限钠饮食的一种。钠摄入过多会造成高血压,加重心脏负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新指南,正常成年人每天钠摄取量应低于2000毫克,即食盐摄取量应低于5克,CKD3—5期患者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低于3克。当医生告知需要低盐饮食后,有些患者能很严格遵照医嘱饮食限盐,甚至数年不变。这些患者应当注意的是,要随病情变化和实际情况调整钠量,不可一味地一成不变。 因此,当病情或治疗方式有变化时最好咨询医生,以明确饮食是否需要做出相应调整。除此之外,还应根据患者食量合理选用食物,有时为了增加患者食欲或改善营养状况,食量少者可适当放宽食物选择范围。
慢性肾脏病进展后可能导致肾衰竭,患者体内毒素与多余的水分无法排出。毒素在体内蓄积后会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称为终末期肾脏病(又称尿毒症)。此时,患者需接受肾脏替代治疗,否则将会出现一系列临床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曲贞介绍,慢性肾脏病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对慢性肾脏病的患者,需尽早转至肾脏疾病专科就诊,由肾内科专科医师、营养师、药理师共同对患者实施一体化治疗,包括透析前患者教育、营养与饮食指导、以及用药指导。终末期肾脏病的患者需接受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和肾移植。前两种治疗方式各有利弊,血液透析必须在医院进行,依赖医疗资源,依赖患者具有良好的血管通路,但血液透析对容量的控制具有一定优势,对高龄及并发症较多的患者有利。腹膜透析为家庭化治疗方式,有利于保护残余肾功能,使用腹透机进行自动腹膜透析(APD) 可在夜间进行,可为一些有工作需求的患者提供便利,然而,腹膜透析的患者需要有较好的家庭支持及自我管理能力。在适当的时机,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可以相互转换。最后,肾移植也是患者可以选择的治疗方式,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次巡讲会上“橙心关爱”项目还为两位肾衰竭病友提供了捐赠,以帮助他们在进行治疗的同时,和普通人一样,实现自身回归社会和生活的心愿。此外,专家和患者们还参与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微信上发起的“力挺低盐”公众支持征集活动,在呼吁公众关注肾病患者的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活动能唤起公众关爱自己肾脏的意识,从而促进中国整体的肾病预防。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大众对慢性肾脏病的知晓十分低,只有12.5%的人知道自己患病。知晓率低的原因主要是早期症状表现不明显不典型容易被忽略,或者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到晚期发现却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