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是良医项目的开创者罗伯特·萨里斯(Robert Sallis)博士
2015年8月21日,由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主办的“运动是良医”媒体交流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的数十名运动科学从业者及医生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上,前美国运动医学会主席、南加州芳塔娜医学中心主任(Fontana Medical Center)、运动是良医项目的开创者罗伯特·萨里斯(Robert Sallis)博士介绍了运动是良医的概念、涵义以及该项目在美国以及全球推广的进展和目标。
根据萨里斯博士介绍,“运动是良医”是美国运动医学会在2007年推出的项目,此项目已开始进入美国医疗系统,作为“处方”手段之一。“运动是良医”旨在鼓励医生在为病人拟定治疗计划时把运动包括进去。目前美国内科医生被要求对每个病人的每一次就诊,开出的每一个治疗方案,都要包含运动处方。医生要主动咨询病人的身体活动情况,并把身体活动情况当成和心率、血压、体温一样的身体指标记录在病历里。而运动情况一般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每周你会有几天参加中等强度的运动,第二个问题是每天的运动时间有多长?
萨里斯博士说,决定人的健康状况的各项主要因素中,基因和环境因素(例如空气、饮水质量等)的影响各有20%,医疗卫生服务只占了10%,而个人生活行为习惯占了50%。其中三个影响健康的最主要生活行为习惯为:是否有充足的运动、是否吸烟、以及膳食结构情况。
以肥胖的预防和治疗为例,多年来,人们一直在试图寻找一种健康的食谱来帮助控制体重,但是效果甚微,美国的肥胖率依旧在增长,当然,不只是美国,全球的肥胖率都在增长。因此对于健康食谱,特别是健康减肥食谱,还有很多争议,至今没有统一的标准;而运动对保健和减肥的作用,长期以来都很容易被人们忽视。因此运动是良医概念的提出和推广,旨在努力弥补这一不足。
缺乏运动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最大公共卫生问题,缺乏运动对所有年龄段的个体健康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伤害作用,而很多研究已证实,通过合理的运动可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40多种慢性疾病与肥胖,并有效预防早死,而运动与健康状况呈线性相关,也就是说保持规律运动习惯的人,会拥有更好的健康状况,更长寿;久坐不动的人,患慢性疾病和肥胖的风险更高。
现今,运动不足会危害健康这一情况已经被越来越多国家认识到,目前全球已经有来自7个地区的超过40个国家加入了运动是良医项目。
在会议上,萨里斯博士还详细分享了运动对疾病治疗与提高生命质量的病例,例如专业的运动康复能有效改善重症帕金斯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行走能力,甚至能改善渐冻人(ALS)的身体活动能力和精神状态,让患者重新恢复对生命的希望和信心。
萨里斯推荐的最基础的运动量是每周5天,每天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例如快走),也就是说每周至少要累计运动150分钟。运动可以去健身房,也可以在户外。最简单的运动就是走路,研究也证明,在病人入院期间,如果能保持一定的身体活动量,也就是走路,会更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加快康复进程。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颈椎病自我治疗?颈椎运动过量?运动方式选取不当?运动处方在绝大多数病症的康复治疗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颈椎病、骨质疏松等的自我治疗依靠运动锻炼效果更好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