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基因”式兴奋剂,其实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已经略有提及,中国国家反兴奋剂中心吴侔天教授表示,在已发表的很多文献里,报道了很多设计很好的、经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基因疗法,到了临床实验阶段,却都得不到预期想要的效果,甚至发生了一些以前未料到的后果。
在这样高度不成熟的技术条件下,相对于既往出现的一些兴奋剂,比如类固醇、利尿剂而言,基因兴奋剂的使用将给运动员带来更多的危害。基因治疗是要对患病者的缺陷进行修补,而基因兴奋剂却是为了让运动员获得一种特殊的功能。吴侔天指出:“我觉得目前来说,人类对基因的理解还很不完整。转基因技术到目前仍然是高度实验性的,完全不适合非治疗性目的。”
“由于科学上没有对健康人进行的临床实验,所以基因兴奋剂的不确定性也就更高了。目前整个基因兴奋剂的大环境就是很不成熟的,基因治疗目前的大环境也是不太成熟。最近几年的媒体追捧,有点把基因兴奋剂神化了,让大家都想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实际上可能真的没到这个地步。”
超人成绩遭质疑很正常 清白与否要看证据
在奥运会这样的世界数一数二的大赛取得叶诗文这样的超人成绩,尤其是在原本由欧美选手垄断的游泳、田径等项目上,遭到质疑其实很正常。牙买加百米飞人博尔特,自从北京奥运一鸣惊人后,被传闻服用兴奋剂的消息几乎年年都有。擅长的运动领域被非欧美选手取胜时,美国人经常质疑对方,甚至连美国网友自己都曾讽刺:当(奇迹缔造者)不是美国人时,那就是不能相信的;如果是美国人,那就是颗超级新星!
但最终判断只能通过实质性的证据来做出,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时候,任何人的质疑都没有太大意义。而且,叶诗文的成绩虽然在最后50米超越了美国男子泳手罗切特,但从总成绩来说,她的4分28秒43仍然比罗切特的4分5秒18多处足足23秒多,她并未达到所谓“超越男子”的程度。
何况,任何运动的目标不都是“超越极限”吗,某运动品牌的口号更是“Impossible is Nothing”,然而,当对手真正有奇迹发生时,现实可能总是与口号相反的……美国《纽约时报》网站一篇质疑叶诗文的文章中有其国民留言:“我在其他地方某文章看到莱昂纳德质疑叶诗文是基因改造的,就算是个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失败者,这也真是一个新的低点。”
不过有一点值得留意,没有任何游泳运动员质疑叶诗文服用禁药,被叶诗文“超越”的罗切特甚至很热心地开起了这事儿的玩笑,而“八金王”菲尔普斯提到叶诗文的成就时也笑了:“她几乎连我都超过了,我们都非常震惊,她游得那么快,这是令人印象相当深刻的。”
(责任编辑:陈韶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