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资讯 > 39动态 > 正文

网民健康恶化 逾九成人濒临“过劳”

2008-11-03 17:55: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  据统计,截止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总人数已达2.53亿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9100万人,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为了真实客观反映中国网民新一年中健康方面发生的变化,39健康网特发起第二届中国网民健康状况调查项目,通过科学方法对中国网民健康状况进行普查。以真实有效的调查数据,展示当今网民健康状况。本次调查为期一个月,共获得了218512份有效样本。 

  二、焦虑、抑郁高发,六成网民依赖药物控制情绪或睡眠

  现代的健康观念认为,健康不但是身体无疾患,更是心理正常、人格健全。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身身体的认识和肉体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展,而对人类心理疾病的产生机制、作用机制、治疗方案的研究却远远落后于疾病本身的发展。而且,心理疾病不像生理疾病那样有明显的发生症状,因此更容易被人所忽略。

网民健康恶化 逾九成人濒临“过劳”


  对比去年,今年中国网民心理健康问题愈发严重。77.88%的网民坦言遇到过心理问题。半数以上的网民表示受到抑郁、焦虑和失眠等症状的困扰。与此同时,网民对镇静催眠类药物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调查结果显示,57.41%的网民需要用药物来控制情绪或睡眠,而在2007年该项人数比例仅为23%。通过不同收入样本数据分析则表明,收入越高的人群,对药物依赖性越强。

  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现代人际关系的日益淡漠、生存环境的拥挤与恶化,人们容易产生各种心理负担和心理困惑,镇静催眠类药物成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然而,许多人在贪恋镇静催眠类药物带来的短暂平静或睡眠时,并不清楚其背后隐藏的陷阱。2007年3月7日,卫生部应发的《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便明确指出: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容易产生耐药性。当身体产生耐药性,服药量越来越大,加大药量将会给身体带来很大危害。而服用镇静催眠类药物成瘾后,一停药可发生戒断症状,令人痛苦不堪。

  因此,网民应该严格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在使用镇静催眠类药物,在用药期内,应注意避免使用其他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的药物,以避免增强镇静催眠作用,并且尽量避免长期使用,保持高度的警惕。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