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南方秋冬季食用野生蜂蜜小心中毒

2007-12-06 11:08: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11月21日至12月2日,广西环江、罗城两地接连发生3起食用野生蜂蜜中毒事件,造成13人中毒,3人死亡。自治区卫生监督所发出了餐饮消费安全警示,提醒市民不要食用野生蜂蜜。

  三起中毒接连发生

  11月21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龙山村的9名农民工照例到凉亭坳林场去护理速生桉,他们在林场里发现了一窝野生蜂蜜。下午收工后,他们把蜂蜜带回住地,9个人一起把蜂蜜分着吃了。

  谁知次日凌晨,其中一个农民工觉得头疼、胸闷,立即报告了包工头。工头将其他工人叫醒,发现还有3人也出现了类似症状,而且症状在迅速地加重。120急救车立即将他们送往卫生院抢救。可是由于食用的量大,中毒太深,其中1人还没撑到卫生院,就在途中死亡了。

  11月23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川山镇都川村的一个村民发现一窝野蜂,将蜂蜜采回家与家人同吃。吃后一个小时,5人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其中1人抢救无效死亡。

  12月2日,又是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城南社区的居民在野外的树洞里采得一公斤野生蜂蜜。5人食用蜂蜜后有4人中毒,其中1人死亡,其余3人目前还在县医院观察治疗。

  南方秋冬季节易发中毒事件

  为了避免惨剧继续发生,自治区卫生监督所特别发出了餐饮消费安全警示,告戒市民不要食用野生蜂蜜。如果在食用蜂蜜后出现了头晕、恶心等症状,要立即就医。

  自治区卫生监督所监督一科科长张中兴告诉记者,在秋冬季节,南方山区的野生蜂蜜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近期,四川、云南、海南等地都有此类中毒事件发生。

  食用野生蜂蜜为何会有毒?张中兴解释说,夏秋时节百草繁盛,很多野生植物都会在这个时间内开花结果,这其中就包括一些有毒的植物,因为有毒植物的花期一般在入秋以后。野蜂在采集花粉的时候,一不留神就可能将有毒的花粉带入蜂巢,酿成“毒蜜”。

  引起中毒的通常是花粉中的有毒物质生物碱。它会让人出现神经中毒的症状,包括头晕、头痛、唇舌发麻、恶心、呕吐等症状。据介绍,云南的昆明山海棠、湖南的雷公藤等植物的花粉酿成蜂蜜,都有可能引发中毒。

  不要盲目迷信“野生”

  如今,有不少人特别迷信野生的东西,认为营养价值高,无污染,一听说“野生”二字就趋之若鹜。张中兴说,其实野生跟“营养”、“绿色”并不能完全划等号,例如野生蜂蜜和野菌就时常要人性命。

  记者注意到,在市场上常会有小贩摆个地摊兜售所谓的野生蜂蜜,称是到山里采来的,对风湿、头疼等疾病很有效,叫价动辄要上百元一公斤。这些果真都是野生蜂蜜吗?据介绍,那些“野生蜂蜜”呈结晶块状,外面通常沾着一层青苔,有的上面还留有蜂巢。但实际上,这些“野生蜂蜜”大都是用白糖加小苏打熬制而成的,青苔和干蜜蜂也都是人为弄上去的。而且,即使是真的野生蜂蜜也不要购买,因为可能会引发中毒。

  张中兴说,蜜蜂采集植物花粉酿制的蜂蜜,尤其是夏蜜,必须经过制熟,并检验无毒后才能出售或食用。正常的蜂蜜色淡、透明度好,而且芳香、味甜。而有毒的蜂蜜味道则比较苦涩,色泽较深,呈棕色或褐色,在食用时要先观察品尝,如果发现异常要立即停止食用。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印根权主任医师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 向晓玲副主任医师绵阳市肛肠病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 潘慧人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