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卫生部出台《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规定自明年1月1日起,医院在安排实习医生参与临床实践之前,必须告知相关患者并得到同意。从而在教学实践中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和合法权益。
患者会不会同意实习医生参与诊疗?这个规定是否会束缚实习医生的培养?围绕这些话题,记者近日深入多家医院,对此进行了实地了解。
患者 不想当“小白鼠”
司机王先生患有痔疮时间不短了,犯病时很是痛苦,在家人催促下住进西郊土门某医院,医生检查后给他动了手术,并安排住院观察,但没两天烦心事就来了:每天一大早,给他做手术的大夫就领着一帮实习医生查房,有男有女,在指导老师的示范下上前查看臀部伤情,并询问病情,有些是让王先生颇感难堪的问题,一天还来几次,两天下来,王先生感到受不了,找到主治医生提出抗议,在得到不会再被“打扰”的承诺后,继续在医院安心休养。
草场坡附近某骨科医院住院部,周老先生告诉记者,医生老师带着一群实习生查房是司空见惯的现象,老师检查病情,询问病人,学生就在旁边看着,遇到一些特殊情况,老师还会指着患处讲解,此时患者就在病床上挺着,起“活教具”作用。
南郊健康路某知名医院里,一位女性体癣患者讲,实习医生一般检查动作生硬,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另外,有时为了给学生教学,医生会要求配合,被学生反复检查触摸,让自己有一种被当作“小白鼠”的感受。
实习医生 难有“上手”机会
10月17日,记者来到北大街某医院眼科,一位指导医生正带着实习医生小李做检查,老师做完检查后,一边写病历,一边给小李讲相关事项。小李指指胸前挂的“实习”标牌告诉记者,患者很“警惕”实习医生的,在自己和老师同时在场的情况下,宁愿受麻烦、多等,也要跟医生老师直接沟通,一些小病,老师提出让我帮忙检查,患者才不情愿的过来。但小李介绍也有特殊情况,一些郊区或农村的患者对医生和实习医生区别不是很清,这就给了实习医生大量宝贵机会。小李表示,最无奈的是一些患者,匆忙把病看完,无意却发现大夫是实习的,顿时火撞心头,不好说话的会指责指导老师为什么不亲自给检查……
记者询问了几位等候就诊的患者,是否愿意让实习医生看病,多数人都摇头。“虽然再高明的大夫也是从实习开始做起的,但我还是希望老医生给我看病。”
指导医师 实习医生需先学做人
医生要经过大量“上手”才能熟悉业务、精进技能,但总被患者拒绝检查,让很多实习医生非常苦恼,对于即将实施的《规定》,小李认为,之前还能捞一些诊疗机会,《规定》实施后,类似机会可能越来越少,他担心,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出师”呢?
实习生没机会取得经验是现状,患者“钟情”老医生也无可厚非,那么,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两难的矛盾呢?几位医学专家作为过来人,给实习医生们支了几招:“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刘志刚告诉记者,这个过程对医生来说非常重要,此时不能积累就诊经验,以后会很麻烦,因此一定要想办法自己突破。
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曹引丽称,实习医生原则上不能独立看病,没有处方权,需要有好几层的上级医生指导、把关,但如果实习医生肯动脑,多学习,老师认为其具有了一定能力,也会在小手术时让其帮忙,如拉沟或打结。但不管做什么上级医生都会在旁看着,做到心里有数。交大一附院心理科的李强医师认为,人的感情是相互的,实习医生不光要学医术,更要学做人!应该用年轻人特有的热情、朝气去多关爱病人,比如在量血压时替对方撸一下袖子,问一些贴己的话,跟患者取得更好的沟通后,有助于取得接触病人机会。而广大患者也应该明白,实习医生总有走到医生岗位的时候,都不给机会,那他们还怎么成长呢?
(责任编辑:龙彩霞)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