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阻击

栏目关注:

  天士力曾应全国工商联之约,就“如何应对危机”做过一次经验介绍。回望天士力20年不寻常的发展经历,被侵权、受诬陷、遭敲诈也曾与其相伴。就像唐僧取经,历经磨难才能修成正果。或许这就是天士力人敢为人先、冲破藩篱的必然代价。然而,逆境也是历练,天士力人面对危机,仍从容在“通之道”大路上一往无前。

  20年,不过是千转百回的一瞬间,然而,它对天士力,对整个中国中医药业,却是一次石破天惊的成长……

  20年风雨兼程,在天士力前行的路上,也曾布满荆棘,人为的发难与危机时有发生。从创业之初就加盟了天士力的常务副总裁张建忠一语中的:是因为敢为人先,也可以说这些磨难折腾是天士力人敢为人先、冲破藩篱的必然代价。

  天士力诞生在一个前所未有、创造历史的大时代。天士力的20年,正是我国中药产业发生重大变革的20年,也是新与旧、革与守、善与恶等多元利益矛盾纠缠凸显的20年。在这种社会演进、时代变革的背景下,天士力的领军人闫希军早醒一时、先行一步:在技术层面,率先运用先进科技对传统制造进行全面提升;在经营层面,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律探索中药产业新的运营模式。闫希军敢为人先的改革与创新,势必与旧的多元固守利益发生碰撞,把自己推上变革与转型的风口浪尖。

  回首过往,抚今追昔,张建忠别有一番感慨:凡勇者先行必首当其冲,凡一场大变革、一项大事业走向成功彼岸必有一批有远见、有抱负、敢为人先的人去冲锋陷阵。用闫总的话说,总得有人去举炸药包,去滚地雷阵,因循守旧是闯不出来的,而他本人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大无畏气概的先行者。

  闫希军是个乐于挑战极限、永不言败之人。少年家贫造就了他不畏艰难、顽强向上的个性,军旅生涯铸就了他勇于担当、勇往直前的品格,做世界级大药是他的梦想和事业追求。正是这种个性、品格和追求,使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以坚强的意志和恒心带领他的团队创造了天士力的卓越传奇。

  回望20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不寻常经历,曾经有过很多不眠之夜,也曾有过无数争论思辨。下面的几个典型故事,讲述了闫希军如何率领天士力人应对危机、冲破重重阻力而一往无前。

  大药成长多磨难 遭羡慕嫉妒恨冲击波

  闫希军要做世界级大药,其大药的代表作就是

  它一面市就受到了患者的青睐,国内消费者群不断扩大,已达上千万人,并出口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引起众多国家医药学专家的兴奋与关注。

  然而,它的成长并不一帆风顺。

  或许是它的名气太大了,或许是天士力这个后来者的发展太快了,让固守既得利益者的心中总有那么一种不可言状的东西,由起初的羡慕转成嫉妒甚至恨,于是乎,他们把“羡慕嫉妒恨”搅成肮脏的水,泼向它,泼向天士力,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冲击。

  1997年,它面市刚3年,正当消费者群不断扩大时,一天一家媒体突然曝出“常服它易致癌”的假新闻,引起了消费者的担忧和质疑。后经调查查明,是一家制药企业为了维系其产品市场,把一个学生“在一次试验中发现复方丹参片可使P450增高,P450增高可能致癌”的很不严谨的观点,硬套在它的头上,恶意地制造了这则假新闻。

  提起这次冲击波,闫希军说,那时天士力刚起步,企业还很小,这次突如其来的冲击企图把它扼杀在摇篮中,他们用科学实验数据坚决还击,保护了这个大药的成长。

  6年后的2003年,一名中药材专家写了一篇文章,以“天士力建了GAP药材基地,可是所用丹参是从别处采购”的诬蔑发出冲击波,这次冲击波从药材源头下手,直奔它而来。对此诬陷,天士力提起了诉讼。在法律的威慑之下,诬陷者不得已说出实情。原来,这位专家“下海”搞了药材种植,国家于2003年颁布推广了GAP标准,他预感到自己的小农式药材种植不会获得GAP认证的资格,于是便把对GAP的“恨”发泄在了率先推行GAP标准的天士力身上。

  又过了6年,2009年2月4日,一家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媒体曝出“论文造假引出惊人内幕——它有严重毒副作用”的假新闻。这次冲击波比起以往更来者不善,始作俑者竟是一位我国中医药界权威、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位院士在这家媒体上说:“它有效成分含量低,毒副作用大,不良反应率高达3.1%,100万人用药,就要有3万多人有不良反应,胃肠道症状明显,有休克的,有昏迷的,有尿血的,还有皮下出血的……”这些不实之言一出,舆论哗然:

  中国刚刚平息奶粉添加三聚氰胺,怎么又出现药品毒丸?普通百姓一片茫然;

  哎!这个爆料“毒丸”的院士不是刚刚被人揭发“论文造假”的那个吗?这可信吗?别又是像先前的“海南香蕉致癌”“四川柑橘生蛆”一样的假新闻?有识之士提出疑问;

  我长期服它,觉得疗效挺好啊,怎么现在又说有毒了,不行,还是观察一段再说吧,一些服用者暂时放弃了吃药;

  知道内情的人发出质疑,记得是在2005年,这位院士在《中国新药》杂志发表文章,赞扬“它,是老药二次开发成功的范例”,现在才过去3年多,怎么成功范例一下子变成了“有毒范例”啦?作为一个院士这么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也太不负责任了。许多知情人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质疑、相信、观望、愤慨……种种情绪交汇在一起。然而,更多的是人们心里恐慌,引发了覆盖全国各地1150多万消费者和数以百万计股民两大群体的躁动,一时出现患者退药,医生不敢开药,股票下跌,被迫停牌……

  天士力人面临一场应战权威恶意打压,坚决保护大药的严峻考验。

  得道多助 风景独好

  “一个国家工程院院士造假,一家中央主流媒体传播,打压一家业内领军企业”,这对中国制药产业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恶性事件,它不能不让人们去思考,这个事件会给药业、给社会带来什么……

  业内人士认为,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药,到现在真正经久不衰的中成药不过几十个。它是现代中药的标志性产品,承担并完成了“国家863计划”“国家支持计划”等40多个项目,这个新药固然是天士力研发的,但它是国家推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战略的一个创新性成果,是来之不易的。

  闫希军感言,天士力能有今天,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扶植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他说,天士力不是某个人或几个股东的,而是属于社会的,因为天士力有万余名员工、上百万股民、千余万消费者,天士力要承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一位是旁观者,一位是当事人,他们的所言所想令人深思。表面看似乎是那位院士跟天士力过不去,但把这起非常事件放到大局去思考,无论他是有意还是无意,客观上造成了恶劣影响,即:打在它身上,痛在了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大业上;打在天士力身上,痛在了保安定、求发展的大局上。这真是令药业人乃至国人感到痛心的一大憾事。

  有道是,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位院士为何与天士力相纠缠?如此之恨缘何而来呢?闫希军的回忆揭开了谜底:过去,他一直是天士力的科研合作者,也是它的评审者,更是它的赞誉者。只因为他在2005年向天士力索要300万元合作研究费,由于不能提供研究方案,天士力难以满足,他便反目成仇。自此之后他一反常态,在多个场合、多次专业会议上,对它恶意地进行中伤和攻击,混淆视听,而这次非常事件可以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位院士明明知道世界卫生组织对药品不良反应有非常明确的定义,也明明知道我国有十分严谨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及监测管理办法》,他却依仗院士之位,不顾事实编造“有毒说”,而且通过媒体扩散到全社会。后来据了解,他还和那家媒体记者蒙骗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参与互动,策划了更为恶性的系列假新闻。所幸的是,那家媒体领导及时发现并加以制止。

  没有谁能比闫希军更了解它,更了解天士力,更了解他自己。镇定自若的他判断,这起事件是那位院士别有用心策划的商业恶性事件,其用心是拿它开刀,妄图摧垮天士力,很明显,摆在天士力面前的是一场硬仗。闫希军向他的团队宣布:“权威打压无所惧,为了保护大药,为了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我们一定要以法律为准绳,以权威机构、广大消费者、广大正义者为后盾,坚决迎接这场挑战。”

  2月4日晚上,正在上海出差的闫希军得知这个事件的消息后,当即把电话打到集团总部,组成临时处置小组并作出部署:由集团制药股份公司总经理和集团法务总监前往发出这则假新闻的媒体单位,寻找新闻源头并说明情况,接着又到国家中药主管部门进行专题汇报;连夜给天津市政府起草报告,由常务副总裁会同集团所在行政区领导向天津市领导作专题汇报。

  当即,天津市委主要领导指示市委宣传部与相关方面沟通,把握舆论正确导向。市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挂帅、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事件应急处理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到天士力核查生产、质控情况,到医院了解患者用药情况,高度关注事态发展。

  这一夜,闫希军与集团总部的电话接连不断,应急处置的举措,一直在果断正确、快速有序的高效运作之中。

  2月5日早晨,当有的网媒转发这则假新闻后,闫希军的手机几乎被打爆了。当天中午,他从上海返回集团总部直奔会议室召开专题会议,亲自挂帅并组织集团相关部门联动,抢时间、争速度封堵“污染源”,全面展开了“自卫反击战”——

  在第一时间,向国家药监局进行专题汇报,并查询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有关不良反应的实际统计数据。

  在第一时间,发布《严正声明》,向全社会申明并承诺:天士力是一个对社会、对消费者、对投资者负责任的上市公司,所生产的它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历经14年数亿人次患者使用,证明它是让百姓放心的安全药。

  在第一时间,将所有研究数据在天士力官方网站明细公布,让社会更加透明地了解天士力,了解事实真相。同时,全面启动网络、电话服务热线,为消费者提供咨询。

  在第一时间,向全体员工说明这一非常事件的真相,确保人心稳定、安全生产。

  在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阐明事实真相,表达天士力“以人为本、诚信通达”的核心价值观,组织记者参观企业,了解生产质控情况。

  随着这些举措的紧急实施,相关机构很快做出正面回应:

  2月6日17时,天津市药监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联合出具了一份书面报告,报告称:2004年至2009年初,天津市药品不良反应中心共监测到7例不良反应病例,多为一般肠道性反应,未收到药品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该报告还显示,2008年,天士力集团生产在天津销售了242.28万盒,43.26万人次服用,其中3例有轻微不良反应。照此数据推算,不良反应率为1/144200,而不是那位院士诬说的“3.1%”的毒副作用率。

  2月11日,国家药监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颜江英表示,2001年至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公布了19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具体信息可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网站”查询到。新华社记者随后查询已公布的19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未见有它。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该局注册司司长张伟还针对那位院士的“它没做长毒试验”之诬说给出明确回应:“据对它审批情况的追溯看,应当说毒性实验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都做过,特别是这个药还在美国FDA申请了临床试验。”

  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科技日报》《中国工业报》《今晚报》,以及人民网等数十家媒体,分别从不同角度报道现场采访见闻,披露那位院士制造这起恶性事件的实情。那家播出假新闻的媒体,知道事情真相后也很快撤掉了原计划的连续报道,发出了正确声音。天士力以最快速度从源头切断了这起恶性事件的蔓延。

  在大量事实面前,诸多记者对这位院士产生怀疑。这位院士用来说事的“不良反应率高达3.1%”,是他制造这起非常事件的“烟幕弹”。关于这个数据的来源,2月4日,他在那家媒体亲口讲是他“从事的一项研究课题”,给人的感觉是经过研究得出的;后来,他在记者的追问下无奈改口了:“我没有做研究,我也不是临床专家,(我)是从天士力他们那本书上(抄)来的。”他所说的那本书是指由天士力组织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丹参大全》。实际上,他是把《丹参大全》有关它的病例研究数据断章取义、偷换概念,再以推理的方式误导为大面积人群服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再把“轻微不良反应”说成是“严重的毒副作用”。

  药监机构公证,媒体客观报道,加之天士力讲诚信、讲透明和消费者用药的体会,使这起恶性事件在事发后3天就得到了控制,一周后形势迅速峰回路转,事件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真相大白了,犹如拨开乌云见太阳,太阳照在天士力的身上光彩更加夺目,而甩在身后的则是那位院士的倒地阴影。

  且看那位院士,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3月6日,中国工程院召开媒体通报会,有针对性地指出:“院士要把科学精神、诚信品格带给企业,公正、客观、科学地对待产品评价。”“网上”更是一派谴责声,一个“公权力文化研究课题组”的10名法学、社会学教授联名撰文,强烈谴责那位院士违法违规制造煽动性的假新闻。一位无名氏撰文称,院士造假对人们的情感伤害更大,将使社会失去对学者乃至科学的信任,践踏了科学伟大崇高的价值追求。

  再看天士力,风景这边独好。在这起非常事件平息后,闫希军运用辩证思维作了精彩的总结:这个事件,乱了发难者,锻炼了天士力。从事物总体看,危机存在是常态,危机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危害性,又蕴藏机遇,要化危为机,关键在于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天士力就是坚持这样做的,所以总能把危机化为机遇。

  常言道,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就在这位院士制造这起非常事件五年之后的2014年9月1日,天津市两级法院就天士力状告这位院士侵权案做出终审判决,判决这位院士:一、自本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发表对天士力及其产品它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不实评论;二、自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在一份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刊登向天士力赔礼道歉声明;三、自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天士力经济损失人民币30万元。至此,这起侵权与反侵权的非常事件历经五年零七个月的博弈终于水落石出。

  知识产权保卫战获胜  “一元索赔”用心良苦

  这场知识产权保卫战,是以天士力指控东莞万成制药有限公司(简称东莞万成)侵犯天士力“养血清脑颗粒”发明专利权展开的。

  受理此案的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经过对大量举证审查核实后认定,被告(东莞万成)所仿制的“养血清脑颗粒”,侵犯了天士力的专利权,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天士力指控东莞万成侵权案,自2005年5月11日起诉,经过一审、二审于2006年12月终结,长达19个月。其典型性是:东莞万成以等同“公知技术”掩盖其侵权;以造假临床报告骗取国家中药品种保护批文;在政府运作的药品招标采购中,以没有科研成本的低价抢标冲击专利产品市场。以这场官司展开的知识产权保卫战,成为我国中药领域反侵权的一个经典。

  对于东莞万成侵权事件,《人民日报》的一则报道披露,东莞万成骗得国家药品批准文号后,在多个城市低价投标,严重冲击了天士力的产品市场,众多客户向天士力提出退货或补足差价的要求,使天士力蒙受了巨大损失,遭受了严重的信誉危机。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法院在此案终审做出一条实属罕见的判决,即判东莞万成自判决之日起7日内,赔偿天士力公司经济损失一元钱。法院人士称,做出这个判决,是尊重天士力自提起诉讼到判决之前的一再坚持,这在中外经济诉讼案件审判中是前所未有的。

  天士力在蒙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执意“一元索赔”之举有自己的良苦用心。集团法务总监郑永锋介绍说:在这起诉讼案中,闫总一再告诫我们,知识产权的价值是无限的,侵权者是害群之马,一乱市场,二坑百姓,给中药事业发展造成的损失是无法用金钱计算的。所以,打这场官司,挽回天士力的经济损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大局着眼保卫知识产权。郑永锋说,闫总坚持“一元索赔”的用心,是要以这个不同寻常之举,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都来关注国粹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闫希军如此以大思维、大智慧驾驭全局的大将风范实在令人敬佩。

  熟悉闫希军的人都知道,他擅长透过纷繁的事物现象发现本质性的东西。对于这起东莞万成侵权事件,他所思考的是侵权者侵权背后的深层问题:

  从造假临床报告看,竟然是一家公立医院与侵权者联手炮制,在临床试验未完成的情况下,就提前完成了临床验证小结并盖上医院的公章,抢了主管部门领导签批日与公布日的时间差,钻了法律模糊的空子,骗取了国家产品仿制许可证。对于如此违法造假行为,该医院院长还以“经办人受朋友之托讲义气”加以搪塞。由此可见,医药领域的法制环境亟待改善。

  从国家中药品种保护看,天士力研发的“养血清脑颗粒(丸)”拥有发明专利,已经两次被国家批准为中药品种保护,可是造假者依然违规申请中药仿制批号。

  再从政府运作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看,天士力研发的“养血清脑颗粒(丸)”投入了大量资金,而侵权产品没有这种科研成本。在竞标中出现侵权者以低价抢标冲击专利产品的怪现象,说明我国药品管理有的环节对待知识产权保护尚存疏漏。

  有业内人士分析,中药最具知识产权优势和国际竞争潜力,但现状并不理想:一方面国外一些跨国制药巨头抢注中药专利,使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严重流失;一方面国内一些企业竞相仿制著名中药产品,更加重了中药领域知识产权的混乱。如果这种内外夹击的情势没有大的改变,国粹中药将会失去应有的优势和潜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也就无从谈起。

  侵权行为的背后以及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现状,令闫希军忧虑不安,难以释怀。他深深感到,东莞万成侵权行为反映了整个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还不尽如人意,他决意站在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把这场官司打成知识产权保卫战,为维护自主知识产权、净化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尽一份社会责任。

  闫希军认为,多年来,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取得了长足进步,中药领域也同样如此。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按照与国际接轨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这种差距对于中药来说更加突出。他希望,通过这场知识产权保卫战,能够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相关方面站在国家全局的高度,认真审视尚存的问题,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对中药领域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的宏观导向,在立法上理顺管理与保护的途径和方式,从新药审批、生产到流通全程应以法律保护为准绳,进而形成一个国家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的完整体系。

  令人欣慰的是,闫希军执意坚持的“一元索赔”之举,在社会公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科技日报》《中国工业报》《天津日报》,以及搜狐网、新浪网等40多家媒体,分别从不同角度报道这一事件,披露东莞万成的侵权行径。时任天津市常务副市长杨栋梁读了《天士力知识产权保卫战的启示》的深度报道感受颇深,批示:“创新离不开保护,如果知识产权得不到司法和行政的保护,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就不会有任何动力,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就无法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建立完善的管理保护体系……”他指示天津市知识产权局,以天士力知识产权保卫战为典型案例,推动全市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打铁还要自身硬

  在这场侵权案官司的审理中,东莞万成以“公知技术”抗辩一时惑人,法院一审判天士力败诉。然而,这点波折不过是这场知识产权保卫战的一个小小迂回。常言道:“真金不怕火炼。”“养血清脑颗粒(丸)”的创新技术,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法于1999年10月23日授权的发明专利,是闫希军梦想做世界级大药的又一精品之作。他深知,这个创新药是脱胎换骨的,是千锤百炼的,他对打胜这场知识产权保卫战有着足够的底气。

  要打胜这场知识产权保卫战,关键是攻破东莞万成以等同“公知技术”掩盖其侵权的抗辩。长期以来,在“等同公知技术还是侵犯专利技术”的本质上难以认定。诚如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判决书所言:“此案的核心问题在于东莞万成主张的公知技术抗辩是否成立。”

  所谓“公知技术”,是已向社会公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公开的专利文献、科技资料或其他途径了解的技术。而天士力的“养血清脑颗粒(丸)”专利技术,在专利申请日之前从未向社会公开,根本不等同于“公知技术”。

  “科学至上、严谨从事”是闫希军恪守的行为准则。“养血清脑颗粒(丸)”是天士力人遵循这个准则,根据中医药传统理论,采用现代制剂工艺研制生产的现代中药。据天士力研发“养血清脑颗粒(丸)”资料,这一新药采用高科技的三相流化床造粒工艺,提升了产品内在品质。在制剂过程中实现了固、液、气三态有机结合,实现了有效成分在低温状态下快速干燥,且提取物与药用辅料高度分散结合,制成的产品为高度分散的固态溶液颗粒,改变了传统制粒工艺造成颗粒硬、溶解慢的缺陷,提高了有效成分吸收速度。为保证该药的安全性、提高其治疗效果,还从原材料质量进行研究分析,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各模块SPC分析、中红外光谱指纹图谱技术和色谱指纹图谱技术等,实现了中药在提取、分离等过程中的规范化、可控性和追溯性。天士力实施的这一系列技术创新,使“养血清脑颗粒(丸)”成为又一个脱胎于传统中药换骨为现代中药的变革新药,从根本上保证了药品的质量,提高了临床疗效。

  更为独到的是,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将“养血清脑颗粒(丸)”中药组分中“当归”和“川芎”两味药的用量,作了高于公知技术用量配比的调整,改变了成药的处方配比结构,形成了技术专长,优化了药效作用。据介绍,中医药组方原则为“君臣佐使”,“君”为主药,“臣”为辅药,“佐”为辅助药,“使”为引经药。“当归”和“川芎”两味药用量配比的改变,使之在处方配比结构中由“臣”升为“君”,由辅药变为主药,这是真正意义的传承创新,是不可侵犯的专利技术。

  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闫希军说,天士力研发的“养血清脑颗粒(丸)”是科技创新成果,科学的东西要由科学家用科学实验来验证,要用科学理性剥去侵权者的伪装。所以,在该案审理期间,天士力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多位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作为证人出庭或提供证词。北京中医药大学还就天士力“养血清脑颗粒”与东莞万成出具的“公知技术方案”两种处方进行了药效学实验对比研究,采用两种头痛模型,在将两个处方给药剂量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镇痛作用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天士力的“养血清脑颗粒”对压力所致镇痛作用,显著强于东莞万成出具的“公知技术方案”。

  专家作证和科学实验划出了泾渭分明的分水岭:一面是彻底揭穿了侵权者以等同“公知技术”掩盖其侵权的遮羞布;另一面则充分彰显了天士力打胜这场知识产权保卫战的意志和睿智。根据事实,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落锤:“东莞万成主观上具有侵权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侵犯他人专利的行为,具有明显的恶意。”做出由东莞万成承担民事责任诸项的终审判决。

  筑“高墙”  护专利

  这场官司经过一审、二审打了19个月,其交战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探析天士力能够打胜这场大药保卫战的过硬本领,除了有公认的专利技术和良好的社会公信力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坚强的保障系统,即高筑“专利保护墙”,建立了完善并规范运行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体系。

  天士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体系在国内整个药业是遥遥领先的。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还在人们对知识产权制度知之不多的时候,闫希军就已经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把知识产权战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确定以创新驱动、诚信经营、法律护航做强做大产业。

  闫希军的这一超前之举基于他的过人之见。他认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到了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时候。过去,中药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大家都是抄来抄去,以致后来业内出现不知权、不用权、不维权的现象,这种“三不”给外国人抢注中药专利留了空子。更可气的是,外国人抢了权反过来制我们,如韩国企业把我们的传统中成药“牛黄清心丸”改造为“牛黄清心液”,由于他们专利在手,反使我们再做类似产品必须向韩国企业缴纳专利费。国人应该以此激奋民族精神,护产权,弘国粹,发扬光大华夏中药潜在而巨大的竞争优势。

  20年来,闫希军就是这么做的,他以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带领天士力人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做强做大产业,创造出由一个产品到一个产品群,再到一个产业群并走向世界的飞跃。截至2013年12月统计,集团共申请专利1494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86%;共获得国内授权专利865件,境外授权专利188件。

  事实上,天士力以拥有千件专利彰显的大而强,是把知识产权战略转化为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的结果。郑永锋谈到这个体系感慨尤深:闫总把他在国际交往中学习吸取的知识产权管理好做法应用到天士力,是天士力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体系的设计师、工程师。

  天士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从知识产权战略高度设计、申请和布局专利网络,由“核心专利、外围专利、竞争专利、防御专利”四大体系构成的专利保护网,依法保护专利技术,保障独占市场。这个独具特色的复合型网状专利保护体系在我国医药业是出类拔萃的。

  天士力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呈“金字塔”形:塔尖是引进的高级专家专管知识产权工作;塔身是总部法务中心及其下设的法务部和知识产权部,两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塔底是按不同技术领域分类,在现代中药、生物药、化学药、保健品等领域,配备不同的专业律师担任专利项目经理,辅之设立信息联络员。

  近年,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发展,闫希军又适时地因势利导,推进知识产权管理的全面转型,即由“金字塔”向“体系化”的专利保护转变,由单一产业向全产业链纵向专利保护转变,由国内保护为主向国际化专利保护转变,由侧重新药保护向现有产品保护期限延伸和新药共同保护转变,把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提升到了更高层次。

  “靠专业人干专业事”是闫希军的一贯主张。他认为,知识产权是一个法律与技术结合形成的权力,涉及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应用,只有既懂法又懂药且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准确地实行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郑永锋是闫希军亲自引进的一名高级复合型人才,具有法学博士和中医学硕士的背景,又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工作过15年,是国内知名的法药合一律师和专利代理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管理先进工作者”。天士力集团法务中心共有18人,其中,6人是法律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10人是既懂法律又懂药学并具有专利代理人资格的复合型人才。如此人才济济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团队,在国内药业企业中是不为多见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天士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体系,成为集团整体防范风险预警机制的中流砥柱。这个体系依法保护专利技术,保障独占市场;靠机制驱动激励员工发明创造;对新上技术项目,在立项前均进行专利检索,以防过失侵权。为保证体系准确地发挥效能,他们建立并严格实行“体系运行情况评价制度”,促使管理者尽职尽责,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应用,保障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劲与提升。就东莞万成侵权这起官司而言,正是有这个体系高筑的“专利保护墙”,闫希军才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打赢这场知识产权保卫战当然是肯定无疑的。

  打擂“中药存废之争”

  2007年1月12日,一张国内外发行的报纸《世界华人》,以“中药是继承发展还是被扫地出门”为题展开了大讨论。这天该报头版刊发了两篇长文:左为闫希军授意的撰文:《国粹中药不可重蹈“四大发明”之覆辙》;右为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批中医:《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是伪科学》。两文对阵摆开了“中药存废之争”的擂台。

  《世界华人》摆此“对阵”不是空穴来风。2006年10月7日,中南大学一位教授在网上发表文章,列举了中医药“三大罪状”,发起“取消中医药”签名活动,引起医药业和社会各界的强烈震动。“中医药存废之争”可谓由来已久,列数其大者,前有1929年国民政府中央卫生委员会颁行“废止中医案”,后有1954年国家卫生部所谓“改造中医案”,此次“网上签名”可算是第三次浪潮。而在这位教授发难之前后,有中国科学院某院士、中国工程院某院士等若干科学界人士出来说“中医药是伪科学”。这“第三次浪潮”,可以说是对国家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战略的空前干扰与冲击。

  此次巨大冲击虽不是直接对着天士力而来,但对有民族心和事业感的闫希军来讲,比自己受冲击的反应更加强烈:“为什么祖传几千年的国粹让唱反调的随意一击?我们企业的责任在哪里?谁说中医药不科学!”闫希军说出这番话时充满了激情,同时又可以看出他保护国粹的一片赤诚之心。

  曾几何时,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奠基了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然而,它的科技价值、应用价值、市场价值所生成的巨大利润却旁落在国外。“四大发明”令人骄傲与遗憾,使国人不禁联想到祖先皓首穷经、代代相传几千年的中医药,而今,这一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瑰宝却成了外国制药列强的摇钱树,中国中药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已被挤落到仅占5%的可怜境地。面对如此境况,闫希军疾呼:“国粹中药不可重蹈‘四大发明’之覆辙。”

  弘扬国粹,匹夫有责。中医药是存还是废?闫希军牢记邓小平那句名言:“不争论,发展是硬道理”,牢牢把握“做世界级大药”这个大目标,用“实干兴业、实干兴邦”的行动和业绩去抨击“取消中医药”论者。20年来,他秉持这个信条,从传统中药到现代中药再到组分中药、数字中药,把复方丹参这一传统方剂改造成为能够接受美国FDA临床试验和现代科学评价的新药,形成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创造了一种现代中药的生产方式,实现了一味中药的产业经济,闯出了一条兴业大健康的发展道路。闫希军用“四个一”的奇迹,无可争辩地证明了中药科学的博大精深,诠释了古老中药传承创新的永续生命力。

  更值得称道的是,闫希军以他“好学多思”的秉性和修养,不断地研究“四个一”巨变的内在联系,把实践升华到理性,形成了揭示中药传承创新规律的独到之见。为分享他的见解,现摘其三个观点以飨读者。

  “十字路口的中药产业”

  中药产业现在是个什么状态呢?闫希军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中药产业现正处在十字路口上,向哪走?怎么走?从宏观到业内都还有些迷茫。他认为,“中药存废之争”则是这种迷茫尚存且不可小觑的一种气候。

  闫希军认为,现在很多人之所以将中药理解偏了,是因为他们没有看懂中药是什么。理念的错误和观念的误导,让有些从事中药产业的企业和管理者走到了十字路口,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结果是西方受众不接受,中国受众怀疑自己的传家宝。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整个行业耐得住寂寞,扎扎实实地做好科技创新和中医药现代化工作,赢得消费者的认同。惟有如此,代表中国中医药产业水平的现代中药企业集群才可能浮出水面,中医药市场目前整体水平下降的局面才有可能得到根本改变。

  从中医药的业态看,是坚守老祖宗的古方秘方,还是对中药进行现代化的创新,创造适合新时代消费者需求的现代中药,以达到市场通、人文通、健康通的目标呢?闫希军给出的答案是,中药开发一定要站在巨人肩膀上,要对老祖宗留下的财富进行再开发,而不是从零起步,必须让中药与生物技术产生关系,打破行业技术壁垒,认清中药的核心价值,创造平衡通透的健康观念。

  中药最具国际竞争潜力。闫希军认为,要发挥这种潜力,必须从观念、教育、法规、科技、工艺上进行变革和进步,必须在理论的通俗化、药材的标准化、成分的明确化、质控的数字化、工艺的自动化、剂型的方便化、临床的规范化上下功夫。

  还值得一提的是,闫希军的“中药产业十字路口论”,是基于对中药国际化面临机遇和威胁的分析和判断。他认为,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已是客观现实,但新药研发的资源越来越少,以化学药物为主导的新药研发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化学创新药物越来越困难,这种形势就给中药创新并走向国际化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还要看到中药走向国际化面临的巨大威胁,目前,国外已有一批企业和研究机构投入人力、财力和技术资源开发植物药,而且得到了金融投资机构的大力支持,美国FDA对植物药的大门已经全部打开,他们正在积极寻找新药研发的新资源、新途径。“面临这种形势,如果我们还徘徊在十字路口,不尽快走出国门迎难而上,丧失的就不仅仅是核心技术,不仅仅是局部市场,严重的是可能丧失对评审法规、行业标准的参与权、话语权。”闫希军的战略眼光可谓高瞻远瞩。

  中药产业能不能走出十字路口,在于如何把握面临的这种形势。他认为,机遇不会自动找上门来,机遇与挑战是对立的统一,能不能抓住机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应对挑战的正确举措。的确,天士力20年的成长印证了这个观点。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闫希军从人类回归自然的潮流和人类疾病发生变化的趋势,悟出了治疗人的生命与健康第一杀手——心血管病的药品会有大市场,于是研制它,获得成功并上市。正是这小小的滴丸为天士力掘出第一桶金,并为日后天士力产业的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997年12月9日,它通过了美国FDA IND,这是中国第一个通过美国FDA批准进入临床研究的中药复方制剂,为天士力走上国际化之路开辟了通途。

  在中央军委要求部队停止一切生产经营的大背景下,闫希军为了他呕心沥血初创的中药现代化事业,挥泪脱下了他从16岁就穿上的绿军装,告别了30年的军旅生涯,放弃了他即将实现的将军梦,带领着和他一起创业的47名战友,抓住军队企业移交地方的机遇,将天士力改制成为股份制企业,在当时全军60余家军转企业中,是唯一一家成功转制的企业。这一决策后来被证明是富有远见的,它为天士力的裂变发展扫清了机制上的障碍,赢得了一张走向市场的通行证,得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轻装前进。据说,三九集团的赵新先曾希望亲赴天士力取经,无奈当时的“三九帝国”已经太过于庞大,民营化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梦。

  2002年8月23日,上证所一声锣响,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首发和后来两次增发共募集资金20亿元,在资本市场反哺的支持下,打造了数字化、标准化、集成化、规模化和国际化的产业体系。不仅如此,他们还借助社会公众化监督,促进公司治理更加严谨、企业管理更加科学。

  回望20年,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机缘与节点,正是以正确举措对这些机缘与节点的完美把握,使天士力在每一次机遇面前掌握了主动权,得以健康、顺利地成长。用闫希军的话说:“我们没有错过一次机遇,所以我们成功了。”

  天士力的成功令人折服,它使人们看到,在中药产业的十字路口,闫希军不愧是于彷徨之中引领迅跑的敢为人先者。

  “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核心是标准化”

  每当和闫希军谈到中药的传承创新,他总是要讲三个关键词:“把模糊的清晰化,把清晰的数字化,把数字的标准化。”他的这一通俗而又精辟的表述,说的是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核心是标准化。

  为什么有些人主张取消中医药?为什么西方人不接受中医药?闫希军认为,每个人的语言符号系统是不一样的,实际上是对中医药认知工具的不同所致,当然也有对传统中医药陈旧的固有认识原因。这需要通过科学实验来建立一个产业标准,包括语言工具、数字化工具、表达方式工具等等,只有把这些东西达到标准化,把中医药的经验科学体系转换为现代科学体系,才有可能达成对中医药科学的共识。

  闫希军非常清楚,中国人虽然吃了几千年的中药,但却没有形成国际化的现代科学语言阐释标准,没能创建合乎世界认知标准的中药形象。他认为,中医药的伟大之处应该体现在为全人类服务上,要使深奥的中药理论符合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心理特征,就要建立一个产业标准,如果没有这个标准就很难让全世界的人受益。

  “中药国际化的实质是中药标准的国际化。”这是闫希军撰文《关于中医药国际化的探索与思考》的开篇语。他阐明,中药标准国际化不能笼统地说中药标准与国际接轨,目前,国际上没有通行的关于中药的标准和规则,中药标准国际化应“以我为主”,一手抓创新,一手抓推广,按国际公认的GAP、GEP、GCP和GMP标准加以推广,以期国际认可我们的中药标准。

  闫希军的风格是,每做一件事,先把事弄明白,看准了坚决干到底,一定要干出个名堂。1996年,闫希军随国家中医药局代表团到美国考察,他的内心充满了要实现中药国际化的激动。原以为拿到美国FDA IND批件就离国际化不远了,可是到了FDA一看才知道,离国际化还差着十万八千里。摆在闫希军面前的除了困难还是困难,在无数的困难中他理出了一个头绪,要让中药国际化,必须踏踏实实地做工作,建立中药标准化,靠标准化走进国际市场。回国后,他派员到美国FDA作详细考察,对照FDA审批新药上市程序和规范,找出上万个不符点,逐项攻关。

  历经10年的探索与创新,天士力建立了由药材种植(GAP)-有效组分萃取(cGEP)-研发(GLP)-制剂生产(cGMP)-临床研究(GCP)-市场营销(GSP)等每个环节标准构成的现代中药产业链标准体系。其中,药材种植GAP标准建于1998年,比国家于2003年推行这个标准超前了5年。药材有效组分萃取一直是中药制造业的技术瓶颈,天士力独创的GEP标准突破了这一瓶颈,而今,在业内通行这一标准时,天士力又上升到了国际认可的cGEP标准。

  在建立产业链标准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世界先进、欧美国家认可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建立了能够保证产业链标准体系有效运行、强化产品质量过程控制的质量标准评价体系。如具有专属性的指纹图谱及相应分析评价标准,能够科学地揭示复方中药多种有效活性成分奥秘,完整地表征中药物质组成特征,配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实现了从药材、中间体到制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这是天士力向国际推广现代中药标准体系的一种重要手段。

  与此同时,天士力还全面推行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和方法,先后取得了ISO9001、ISO10012、ISO14001、OHSAH18001、CB/T28001等认证,成为管理全面国际标准化的企业。

  标准是技术的核心,谁能定标准谁就“执牛耳”。据悉,天士力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正在制订中医药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TC249/TCM。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说,这是中医药国家战略的一件大事,这件事必须做,必须抢先别人做,要抢占中药世界标准竞争的制高点,实现真正意义的中医药国际化。

  正是基于完善的产业链标准体系、质量标准评价体系和企业管理国际标准体系的三足鼎立,架起了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产业平台,天士力在这个平台上演绎了领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神奇。也正是三大标准体系及其鼎立的数字化产业平台得到美国FDA的认可与好评,它成为中国成功通过美国FDAⅡ期临床试验并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首例中药复方制剂。

  标准如同音符一样,是世界共通的“语言”。由于天士力实现了现代中药标准的国际化,用标准化与世界对话,从分子水平说清楚了复方中药组分,把“丸散膏丹、神仙难辨”演绎成为“创新中药、数字解析”,打开了中医药神秘的“黑匣子”。

  “通之道”

  《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决定战争胜负的首要因素在于“道”,“道”乃使命及其圣继之谋略。

  凡取得成就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成功之道。天士力的成功之道在于“通”。“通”,是天士力领军人闫希军秉承“追求天人合一、提高生命质量”之谋略,故概称“通之道”。

  “通之道”,是天士力人的信仰和追求。走进天士力国际交流中心会议厅,一幅宽2米、高1.8米的铜浮雕《百通图》高悬醒示,因为包含了100个形态各异、不同字体的“通”字,所以称之“百通图”。它用丰富而具体的艺术形象,展示了“通之道”所蕴含的一“通”百通的深邃内涵,以昭示天士力人为“通则变、通则智、通则胜”而奋斗。

  “通之道”,是闫希军在从创立现代中药到领军大健康产业的探索中,把传统哲理运用于现代实践的深刻感悟和科学总结。他认为:“通”,是传统哲学所追求的基本信念,《易经·系辞下》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通”,是传统医学理论的核心概念,《黄帝内经》曰:“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通”,也是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天地通,万物和谐,天人通,天人合一。

  “追求天人合一、提高生命质量”是“通之道”的理念和使命。对于它的特定内涵闫希军给出这样诠释:“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之核心,是天士力的哲学理念,我们“追求天人合一”,意在紧扣时代脉搏和民生需求谋发展;“提高生命质量”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1世纪中心任务,是天士力的经营理念,我们以“提高生命质量”为主旨发展大健康产业。他说,秉承“追求天人合一、提高生命质量”之使命,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与联通,体现在大健康产业中是用现代科技改进传统产业,用做药的思维方式、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去做健康产品和健康管理与服务,造就天士力的科技大健康产业特色。

  历经多年的探索与构思,闫希军运用“通之道”的哲理和理念,把中医“衡法治则”深入浅出地释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久病必有瘀,瘀者必有病”,形成了“以平衡为核心,除瘀求通,建立新的健康理念”的系统理论,创立了“还原健康平衡学说”,成为闫希军兴业大健康的理论基础。

  在“通之道”的哲理、理念和理论的指导下,闫希军从人类疾病谱的变化预见到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大健康时代,早在2004年,于天士力10年华诞谋划未来时就已决策,在做强生物医药的基础上向“治未病”领域前移,一手抓“治已病”,一手抓“治未病”,以“创造健康、人人共享”的境界全面进军大健康产业,致力于人的生命全程呵护,为人们“生得优、育得好、活得长、病得少、走得安”做好服务。

  历经多年奋进,到“十一五”末,天士力已形成“以生物医药产业为核心,以健康保健产业和医疗康复、健康养生、健康管理与服务产业为两翼”(即一个核心带两翼)的大健康产业新格局。2013年9月28日,国务院发出“40号文件”,首次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打造一批名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如此看来,闫希军早在9年前对发展健康服务业就已构思成型了。他对国家产业方向能有如此敏锐的洞察力和超前的预见性,与他秉持“通之道”的哲理、理念和理论做指导大有关系。

  值得称道的是,他把“通之道”的哲理和理念还融入到了行为科学管理之中。他说,“通之道”的灵魂是“德之道”,成功之道在以“德”而不以“权”,在以“礼”而不以“术”,“德”是道德,“礼”是伦理,总而言之是以德为本的人为本。基于这种哲理和理念,闫希军把天士力的企业文化定位为“三个人”的文化:即继承与创新的祖先文化,诚信与服务的消费者文化,责任与价值的员工文化。进而,秉持“通之道”以求一通百通:通自然,天人通气,和谐发展;通社会,政通人和,恒久永隆;通身心,心脉相通,固本兴盛;通商务,商通神州,业兴全球;通则变,通观全局,与时俱进;通则胜,通今博古,基业常青。

  回味闫希军的“中药业十字路口论”“标准化”和“通之道”,这些独到之见揭示了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一些规律性东西,可以说是弘扬国粹中药的科学发展观。闫希军运用这些理性主导全局,带领天士力人在布满荆棘的曲折征程上,走上了做世界级大药的成功大道。

  纵观天士力20年的一路风尘,可见于坎坎坷坷中做成一项事业、做好一个企业是何等不易,亦可见中国企业改革、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道路有多少艰难险阻。

  然而,逆境也是历练。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康熙在“千叟宴”上有一番敬酒说辞:“这第一碗酒敬给太皇太后孝庄,敬给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这第二碗酒敬给列位臣工,敬给天下子民;这第三碗酒要敬给朕的死敌们,鳌拜、吴三桂、郑经、葛尔丹,还有那个朱三太子,是他们逼着朕立下这丰功伟业。”

  对于强者,逆境才更可贵。天士力逆境前行,使企业和团队得以在各种危机和挑战中,砺淬磨炼、淬炼成钢,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有了那些制造危机、麻烦、阻力的发难者,才成就了天士力今天的丰功伟业。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李乐怡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 周南南副主任医师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