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医疗市场的前景非常广阔,但移动医疗企业在设计商业模式的时候,一定要满足核心用户的需求,深挖,让他们觉得这个东西真的有价值。同时要影响到其他的利益相关者,觉得你能给他们带来价值。在这个前提下,才能有比较好的商业回报。 [详细]
主办单位:中国通信学会
协办单位:北京市卫生局、河北市卫生厅、中国电信
支持媒体39健康网、搜狐、网易、人民网、腾讯网、和讯网、凤凰网、中国数字医疗网、健康报网、通信产业网、中国医院院长杂志、IT商业新闻、硅谷动力等
对于智慧医疗、移动医疗在消费者中的普及问题,来自企业的薛扬认为应立足医疗,但要跳出医药圈子,从社区开始普及。只有真正让消费者认知到移动互联网与医疗健康结合所带来的切身利益,消费者才会对移动医疗有最直观的认知,并进而支持、拥护。 [详细]
薛扬认为,目前的移动医疗建设之所以让消费者感触不深,是因为目前的建设过于偏向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了,而且建设的还是新“信息孤岛”,医院的信息化和患者、医疗健康服务需求者之间无法直接接洽,是造成消费者对移动医疗没有足够认知的最大原因。 [详细]
张新生:移动医疗普及需政企联动“如果不能让消费者切身体会移动医疗所带来的便利与好处,那么无论这个产业再怎么火,也都是自娱自乐;而且如果不能被消费者认可的话,整个产业的发展也难长久。那该如何让消费者切身感受到移动医疗的好处呢?这无疑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两方面的共同努力。” [详细]
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雷海潮表示,“以往我们(在医院)建设了很多信息化项目,都是为了医护人员服务,很少有服务于公众的。我简单称作自娱自乐的信息化建设,建设以后老百姓感受不到,这些信息没有提供给公众。今后此类项目必须要面向公众提供信息支持服务。” [详细]
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雷海潮透露,北京市将在今后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将在推进电子病历建设。但由于医院与医院之间的标准不同,医院的信息化进程还面临空前难度。[详细]
原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才有介绍:“智慧医疗就是让所有的医疗参加者能够更好更透彻的感知医疗,更准确的理解医疗并控制费用,提高医疗效率,让医疗更加公平。[详细]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传染实验室主任李兰娟介绍,智慧医疗的关键在于信息的互联互通。但我国现在产业与产业之间相互竞争,信息价格很低,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孤岛。[详细]
目前的医疗信息化方面所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就是信息和数据的不能互联互通、有效共享,这制约了现在已经建成的信息化系统和已经采集的数据得到有效使用的关键症结。[详细]
在移动医疗网络建设方面,中国电信通过自己的技术实现了新农合专线传输内容的安全保障,并在河北、山东等21个省实现了新农合市县网络覆盖。[详细]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有一个总体规划,中国移动根据自身的能力,以及我们这些年开展信息化工作的经验,围绕总体方案在很多方面做了一些较为具体的工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