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届移动医疗产业大会期间,中国移动研究院的首席科学家许利群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中国移动近几年来在移动医疗方面做出的探索和成绩。
徐立群首先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在通信运营商行业协会GSMA组织的移动通信年度盛会上,mHealth(移动医疗)作为GSMA移动关联生活的一个突出主题,得到与会者的广泛关注。并在四天的会议期间进行了各种形式、多层次的交流;大会主题演讲、多个专题论坛、多个专题讲座、mHealth专题演示区,吸引了来自全球的众多硬件技术和Apps参展公司。
徐立群介绍说,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GSM移动关联生活的一个突出主题,包括四个方面,车联网、移动医疗健康、智慧城市、移动教育。关于这方面有很多讨论和关注,大会主题发言期间,日本、欧美的很多重量级运营商在这方面都阐述了很多布局和介绍。大会列了几个专题,专门讨论移动健康的规模化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移动健康事业从运营商角度已经深入人心。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移动运营商的网络在全国都可以覆盖,移动的网络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消费等。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加强,对运营商所提供的服务也有了更为多元化的要求,所以运营商下一步往医疗保健走是很自然的趋势。比如中国移动目前在西藏做的一个远程保健项目,就是利用无线信号将村医查房信息传输给专家,按照临床一定的规模把信息采集出来。
除此之外,中国移动在移动医疗方面的尝试和工作还有很多。大家都知道,中国的信息化有一个总体规划,中国移动根据自身的能力,以及我们这些年开展信息化工作的经验,围绕总体方案在很多方面做了一些具体的工作。比如多终端,其中包括面向政府的电子政务工程,面向医院的无线医院工程,面向广大老百姓的便民惠民工程;比如预约挂号,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健康信息等问题。比如在山东公司中国移动参加建设的一个远程监护系统,对17个地市建立40个监控系统等。
中国移动自主研发的工作叫做移动健康和智慧医疗,这是总体的发展目标,通过中国移动的业务,通过节约能力,通过各种终端提供服务。在此期间,中国移动自己对这个市场进行了分析,知道长处和短处在什么地方,竞争能力在什么地方,所以才有信心做好这个市场。
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开展了数个移动医疗项目,一个是睡眠健康远程监护系统。用户睡眠的结构,睡眠的质量,有没有打呼噜,有没有间歇性睡眠停止等等,这和白天的运动有关。
另一个是心功能远程监护系统,这个平台以后可以在平台上各种各样的应用,这也是一个专业医院合作,找一些病人试点。对他的血压、脉力这些信息自动上传处理,最后这些信息传到专业医生手里。
还有一个是心血管病数据自动分析和智能诊断平台,是基于心电数据的智能分析系统。在医疗资源紧缺情况下,由经过简单培训的普通人进行初步数据分析,再由Bayesian Voting等智能分析算法对结果进行综合处理,从而达到高标准的诊断要求。最终更有效地实现患者、保健工作人员和医生之间互联与互动。这些东西使用者学习以后,结果不差于最好的专家。这也是和医学方面专业合作。
除了具体项目外,中国移动和国家教育部还在2011年9月签订了“教育部-中国移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立移动医疗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这是教育部首批与中央企业联合指导的实验室。现在正在最后的落实,框架已经签订。相信随着这个部门建设完毕并展开工作后,将会促进我国的移动医疗产业的发展。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爱健康,爱生命,让我们和39健康网一同盘点2010年最具争议的医疗话题和引人关注的医疗事件!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